關於亞洲快鏈(ALC)國際通信海底光纜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你公司《關於〈亞洲快鏈(ALC)國際通信海底光纜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請示》(中國電信〔2023〕138號)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該項目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國際海纜的組成部分,擬在中國境內建設長為3949.548公里的海底光纜(不含香港段)。建設內容包括一條幹線和四條支線,其中乾線長為2285.498公里,支線總長為1664.050公里(海南支線483.628公里,接菲律賓盧納支線390.617公里,接菲律賓巴望支線372.811公里,接汶萊支線416.994公里)。根據不同海水深度和敷設條件,項目分別採用定向鑽穿越、平底船衝埋、鋪纜船埋設犁挖溝、鋪纜船表面敷設及遙控無人潛水器(ROV)衝埋等施工方式作業。在全面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後,該項目可以滿足國家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我部同意批准該環境影響報告書。
二、項目建設和運營期間,應嚴格落實報告書中的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風險防範措施,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污染物的處理和排放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定向鑽施工産生的泥漿、鑽屑應處理後綜合利用,生活垃圾委託當地環衛部門處理,生活污水收集後送污水處理廠處理。船舶生活垃圾、施工廢料、掃海垃圾等分類收集後全部運回陸地處理,不得排海。船舶産生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應嚴格按照《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GB3552-2018)進行處理處置。
(二)海底光纜鋪設應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陸地定向鑽入土點施工場地應佈置在生態保護紅線區之外,施工船舶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內排放各類廢水和固體廢物。
(三)海底光纜埋設應採用先進的施工設備和工藝技術,儘量選擇海況較好的緩流時段施工,嚴格控制挖溝速度,最大限度減少懸浮物對海洋水質的影響。海底光纜應選擇安全環保且具有高防腐性能的材料和保護層,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四)切實落實環境風險防範措施。加強交越段施工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避免對已有管纜造成損害,防止發生次生環境污染事故。施工船舶應配備必要的應急設備和物資,發生溢油事故時,應採取有效措施減輕事故對海洋生態環境特別是敏感目標的影響,按照規定立即報告我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珠江南海局),並視情況及時通報廣東省和海南省的漁業、海事部門,以及中國海警局直屬第三局、第四局、第五局、廣東海警局、海南海警局。
(五)切實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嚴格控制施工作業範圍,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海底光纜鋪設施工作業應避開藍圓鲹、鮐魚、深水金線魚等主要經濟魚類的産卵集中期(3月至5月),最大限度減輕對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的影響。在牛嶺-黎安海岸防護物理防護極重要區和海南島東南部重要漁業資源産卵場內鋪設時,應避讓主要經濟魚類産卵盛期(4月至5月)。
三、珠江南海局、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及海南省生態環境廳負責該項目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請你公司自批復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將經批准的報告書送珠江南海局、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及海南省生態環境廳。
生態環境部
2023年9月15日
(此件社會公開)
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中國海警局,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23年9月18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