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0520號建議的答覆

2022-06-28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2-06-28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賀恒揚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建立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訊資源共用平臺的建議”,由我部和發展改革委分別辦理。經認真研究,就涉及我部職能部分答覆如下:
  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訊資源共用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長江保護法關於“健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水文、氣象、航運、自然災害等監測網路體系和監測資訊共用機制”要求的重要舉措,我們贊同您提出的“建立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訊資源共用平臺”建議,這有助於促進長江大保護高品質發展。我部高度重視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工作,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數據整合共用。
  一、統籌推進全國生態環境資訊化建設
  (一)整合生態環境數據資源,構建生態環境綜合管理資訊化平臺。我部堅持資訊系統整合共用總體思路,全面推進數據資源集中整合,建設並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綜合管理資訊化平臺。綜合平臺按照17個業務域整合部內所有資訊系統、數據以及氣象、電力、水文等外部數據,實現生態環境資訊集中展現、環境形勢集中會商、重點任務集中調度、環境應急集中指揮,有力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統籌調度、科學施策。
  (二)堅持規劃引領,統籌謀劃數據資源綜合利用。我部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涉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頂層設計中,均部署了生態環境資訊共用機制和平臺建設任務,在生物多樣性、水環境、大氣環境監測,生態環境執法、科技資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共建共用平臺的要求。聚焦系統性、區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持一體化保護治理,推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測監管等領域一體化能力建設。
  二、重點開展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體系建設
  (一)水質監測體系全面建成。2020年2月,我部印發《“十四五”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網設置方案》,在長江流域設置國控手工監測斷面1330個、水質自動監測站697個,基本實現對長江干支流、重要水體省市界、地級及以上城市、重要水功能區的“四個全覆蓋”,能夠科學評價全流域水質狀況。
  (二)水生態監測網路基本形成。2022年4月,我部印發《長江流域水生態監測方案(試行)》,在長江流域布設水生生物指標監測點位331個,水環境指標監測點位323個,覆蓋了長江幹流和八大支流、長江源頭區、太湖、巢湖、丹江口水庫等重點湖庫,基本形成了長江水生態調查監測網路。
  (三)紮實做好監測數據公開共用。建立“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實時數據發佈系統”,在生態環境部門戶網站實時發佈國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據,並定期發佈所有國家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網斷面採測分離手工與自動監測融合數據。
  (四)主動加強與部門間監測數據共用。我部依託全國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臺和國家數據共用交換平臺,主動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共用全部國控水質自動站監測數據。同時,通過國家數據交換平臺逐步推進實現地表水、地下水、氣象等監測數據互聯共用。2021年,實現我部6000余個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監測點位、自然資源部10171個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點位、水利部10298個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點位的數據共用,形成了地下水環境監測統一規劃、分工實施、數據共用的工作機制。
  (五)積極推動國家與地方監測數據共用。2021年以來,我部先後印發《關於開展“十四五”省級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設置方案備案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國地表水和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數據聯網傳輸工作的通知》,積極推進國家與地方的監測資訊共用工作。截至2022年2月底,全國已聯網地方空氣站3377個,地方水質自動站2816個,聯網數據在全面掌握全國環境品質狀況、精準分析區域環境品質變化趨勢、重大活動環境品質保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配合長江流域協調機構落實資訊共用機制
  2014年,中共中央成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品質發展。我部作為成員單位,在長江流域資訊共用機制協調指導下,積極參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水文、氣象、航運、自然災害等監測網路體系建設和資訊共用機制。
  我部研究編制長江流域資訊共用實施辦法和共用目錄,明確資訊資源共用方式和職責分工,細化資訊資源發佈、使用和更新要求,提出安全保障和監督管理等規定。
  前期,我部已將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名錄資訊、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批復同意設置的入河排污口資訊、工業污水排放及處理情況等污染源數據納入長江流域資訊共用目錄,依託國家數據共用交換平臺在國家相關部門和長江流域省級人民政府間共用。目前,正在梳理長江流域空氣品質監測、突出問題整改、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化工污染治理、尾礦庫污染治理、危險貨物運輸、生態品質指數、生態保護紅線、重要生態區等24類數據目錄清單,將按照共用機制要求持續做好數據共用工作。
  下一步,我部將在國家政務數據共用協調機制和長江流域資訊共用機制的協調指導下,積極配合國家長江流域協調機構做好生態環境數據共用工作,推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訊資源共用平臺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加強規劃任務的調度評估,推進區域共用平臺建設,積極推動區域共用平臺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訊資源共用平臺的融合,助力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2年6月28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