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7229號建議的答覆

2022-09-23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2-09-23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劉江東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構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夯實鄉村振興生態基礎的建議”,由我部會同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是全面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必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我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加強環境監管和宣傳引導,協同推進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
  您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剖析了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存在的四方面問題,提出了完善治理責任體系、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健全法制體系、加強風險監測等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吸納,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夯實管理基礎。
  一、相關工作進展
  (一)完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機制。
  1.建立統籌協調推進機制。2021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職責,健全“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有關部門密切協作配合。2020年,中辦、國辦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按照管行業就要管環保的要求,明確了各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我部以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為抓手,定期商有關部門和各省提供相關工作進展,按年度開展考核評估,推動攻堅戰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將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突出問題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範疇等,推動地方落實主體責任。
  2.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政策宣傳力度,引導農業生産經營主體依法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強對農村企業生産排污環境監管。將畜禽規模養殖場納入排污許可管理,要求企業配備治污設施,並對設有固定排污口的核發排污許可證。要求農藥生産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積極履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義務,及時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並進行處理。持續推進耕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
  3.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我部聯合有關部門發佈《“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策劃組織生態環境保護主題實踐活動,推動生態環境志願者參與農村環境保護宣傳。我部政務新媒體開設了《走進美麗鄉村》欄目,推廣地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樹立典型樣板。指導各地將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情況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提高群眾參與度。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部門暢通村民反映問題渠道,組織開展暗訪調研,通過隨手拍、輿情監測、舉報郵箱、信訪、審計等渠道收集問題線索,及時轉送各地核查整改。
  (二)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
  1.加大綠色産品供給。實施農業生産“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推進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打造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樣板。不斷完善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例如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綠色種養迴圈農業試點項目等。
  2.建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明確健全生態産品經營開發機制,拓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模式。今年3月,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統計局印發基於行政區域單元的《生態産品總值核算規範(試行)》,完善了生態産品總值(GEP)核算的指標體系、具體演算法、數據來源和統計口徑等,為推動建立生態産品保護補償制度提供重要依據。
  3.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效轉化路徑。指導各地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截至目前,已命名基地136個。示範創建工作推動各地在構築綠水青山、推動轉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區域綠色高品質發展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結合定點幫扶工作,以點帶面支援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指導編制農村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重點推進縣域人居環境整體提升。選取部分村鎮開展生態宜居美麗村鎮試點建設,打造鄉村生態經濟發展示範樣板。
  (三)健全農業農村法制標準體系。
  1.夯實法律法規基礎。將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納入相關綜合性法律法規中,環境保護法規定,縣級、鄉級人民政府應當提高農村環境保護公共服務水準,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中均規定了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有關要求。2021年頒布的《鄉村振興促進法》設立生態保護章節,對農村地區生態保護、農業投入品管控、養殖污染防治、生活污染治理等作出規定。2022年頒布的《黑土地保護法》,對完善黑土地保護體制機制、保護黑土地優良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陸續就農業農村工作專門立法,如2013年頒布《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對強化養殖污染源頭管控、加強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治理、落實污染防治激勵措施及應履行的相關法律責任等都作出明確規定。
  2.出臺配套規章制度。近年來,相關部門相繼出臺農用薄膜管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等部門規章,完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等政策文件,不斷健全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配套制度。發佈種植、畜牧、産地環境、資源利用等各類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6000余項,全面規範農業生産經營行為。
  3.健全農村環境保護執法體制。在《生態環境部政府資訊主動公開基本目錄》中明確將生態環境執法作為主動公開事項,並指導各省將執法監管內容納入公開事項,按要求公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行政處罰案件。更新《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進一步明確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許可權。結合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執法工作機制,進一步落實鄉鎮生態環保職責。
  (四)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污染防控。
  1.開展農村環境品質監測。我部按照“村莊、縣域、省域”三個層面定期開展環境品質監測,村莊層面在500個重點監控村莊和2500個一般監控村莊,開展環境空氣、土壤、生態狀況等監測;縣域層面開展農村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和農業面源污染定位觀測;省域層面對農田灌溉用水水質、農村“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農村黑臭水體水質、規模化養殖場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開展監測。
  2.構建農業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我部制定《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估實施方案(2022-2025年)》,探索建立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網路。農業農村部重點對16個農業綠色發展觀測試驗站、4萬個耕地土壤環境品質、241個農田氮磷流失、500個農膜殘留、280個秸稈國控點開展監測。依託畜禽規模養殖場直聯直報系統,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考核管理。
  3.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監督指導。2021年3月,我部聯合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實施方案(試行)》,推動重點區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以長江經濟帶等為重點區域,在全國篩選26個試點,部署開展“調查、監測、負荷評估、編制優先治理區域清單”等重點任務。以點帶面,推動重點地區識別農業面源污染優先治理區域,採取有針對性的污染治理措施。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涉及領域廣、參與部門多,需進一步強化統籌協調,構建治理責任體系,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我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部門,聚焦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工作,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有關部署,持續完善政策體系,以農村環境整治為抓手,全力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一)推動建立多元共治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模式。聯合相關部門研究出臺推進鄉村生態振興相關政策措施,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高品質發展,推動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一是強化政府主導。將農村環境整治納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壓實地方責任,提升治理成效。二是加強市場運作。充分利用綠色金融等支援手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專業機構整縣打包農村生活污水等污染治理項目,一體化實施項目融資、建設、投資和運作。三是鼓勵村民參與。組織村民通過籌資籌勞等方式參與農村環境治理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發揮村民監督管理作用。項目謀劃階段注重對村民治理意願和生活習慣調研,確保項目設計合理實用。
  (二)進一步完善政策標準體系。一是聚焦農村突出環境問題,進一步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整治等指南標準,研究出臺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績效評估等工作指南,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因地制宜細化完善政策標準。二是配合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完善符合生態化要求的農業生産、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標準體系,提升農業綠色發展水準。三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針對特定地域單元的生態産品價值核算辦法,為生態産品市場經營開發、擔保信貸、權益交易等提供依據,助推鄉村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三)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監管執法。一是深入實施農村環境整治成效評估,重點提升人口聚集村莊,以及飲用水源地、重點流域水體周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準,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是突出重點地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聯合農業農村部圍繞水生態環境改善,篩選確定種植、養殖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化肥減量增效,進一步提升治理成效。三是完善農業面源污染監測“一張網”,推動構建地面監測和衛星遙感結合的天地一體化網路。持續開展日處理能力20噸及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監測,推動穩定運作。四是依法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環境執法,逐步建設統一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資訊平臺,夯實監督執法依據。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2年9月23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