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4450號建議的答覆

2022-10-11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2-10-11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周義哲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將冷資源列入生態産品目錄促進呼倫貝爾生態産品實現更大價值的建議”,由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及自然資源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現答覆如下: 
  一、關於將冷資源列入生態産品目錄和冷資源市場化探索
  2021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開展生態産品基礎資訊調查,摸清各類生態産品數量、品質等底數,形成生態産品目錄清單;要針對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不同路徑,探索構建行政區域單元生態産品總值和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産品價值兩套評價體系。按照《意見》要求,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統計局聯合印發了基於行政區域單元的《生態産品價值核算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明確了生態産品總值(GEP)核算的指標體系、具體演算法、數據來源和統計口徑等,為推動建立經濟發展與生態産品總值“雙考核”制度、參照總值核算結果的生態産品保護補償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據。
  工業和資訊化部重點圍繞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研究提出3個方面5條落實舉措,持續推動落實相關工作。同時,將《意見》對工業和資訊化領域的要求納入《“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中,統籌部署安排,做好“十四五”工業和資訊化領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工作。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積極支援冷資源多元化利用,建立健全有關配套支援政策,推動冷資源價值有效轉化,並對冷資源列入生態産品目錄進行研究論證;工業和資訊化部將按照工作部署,指導生態産品資源豐富地區開展試點示範,積極參與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等權益指標交易試點工作,推進形成生態産品市場化運作模式。
  二、關於東北凍土區等冷資源保護利用
  自然資源部高度重視凍土保護和利用,已開展相關調查研究和監測工作。一是針對青藏高原冰川退縮、多年凍土面積減少、凍土溶解對黃河上游生態系統的影響等方面開展專題研究。二是印發《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總體方案》,將冰川凍土調查監測納入工作內容。三是在長江源沱沱河流域建成冰川、凍土、植被和水資源一體化的國內海拔最高的觀測站,開展該區域多年凍土分佈與厚度探測工作。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積極推動東北地區凍土資源保護和利用,一是採用遙感監測與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推進東北凍土區的調查監測工作;二是聚焦呼倫貝爾地區,在地表基質層調查評價工作中,加強凍土變化對區域環境和生態安全的影響分析。
  三、促進傳統産業轉型發展
  數據中心和算力設施是支撐我國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是深入實施製造強國、網路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工業和資訊化部積極推動數據中心和算力設施科學佈局和高品質發展,聯合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了《關於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推進“東數西算”工程,滾動編印《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引導數據中心和算力設施向一線城市周邊及中西部地區轉移,促進數據中心區域協調發展和供需對接,同時組織開展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數據中心)的創建和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遴選等工作。目前,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標準機架總規模超過500萬架(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約19.2萬架),總算力超過130EFLOPS。下一步,工業和資訊化部將聯合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共同落實好《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算力樞紐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抓好包括內蒙古在內的各地數據中心和算力的建設佈局優化、網路品質提升等工作。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我部積極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得到各地黨委政府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2017—2021年,我部在全國範圍內廣泛開展了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全國有136個地區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其中,呼倫貝爾市根河市在2021年被我部命名為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根河市積極推進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逐步形成了“生態+文化旅遊、生態+綠色産品加工、生態+新興産業”等産業支撐體系。通過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工程不斷夯實生態基礎,增多、增值綠色資本;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以敖魯古雅、中國冷極、馴鹿文化、森工文化、鄂溫克族非遺小鎮、滿歸紅豆小鎮為代表的生態文化旅遊業蓬勃發展,實現傳統産業轉型發展,打通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為提升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水準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吸納代表建議,加強對根河市的監管和指導,鞏固根河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成果,做好先進典型宣傳。
  感謝您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2年10月11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