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4815號建議的答覆

2022-09-22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2-09-22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楊曉雪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支援洱海源頭西湖村民生態搬遷安置項目建設的建議”,由我部會同雲南省政府、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洱海是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洱海保護治理,2015年1月赴雲南大理考察時強調“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五年再次考察雲南時,充分肯定了洱海保護治理工作,並做出“守住守好洱海”的重要指示。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洱海保護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國務院有關部門充分利用中央財政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等,持續加大對洱海保護治理等工作的支援力度。
  一、大力支援洱海保護治理
  我部高度重視洱海生態環境保護,將其作為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列入全國“新三湖”予以重點指導和支援,建立完善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的工作機制,逐月開展洱海水生態環境形勢分析,通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項督查和日常盯辦,壓實地方責任。“十三五”期間,我部配合財政部安排雲南省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42.53億元,進入“十四五”以來已支援16.70億元,主要用於洱海等河湖保護與修復。同時,中央財政不斷加大對雲南省轉移支付力度,“十三五”期間安排雲南省轉移支付1.5萬億元,年均增長13.2%,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021年,中央財政又安排雲南省各項轉移支付3501億元,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831億元,比上年增長15.1%,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66億元,比上年增長1.6%。經過雲南省和大理州不懈努力,洱海流域在生態修復、流域空間管控、農業面源和城鎮生活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湖體水質常年保持《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Ⅱ類,洱海從搶救性治理轉為保護性治理和恢復。
  為科學謀劃“十四五”期間洱海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我部指導雲南省針對洱海面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立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要素系統治理,統籌規劃保護目標及重點任務等,編制地市級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要點,並納入全國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提出鞏固洱海流域點源治理成效,加快補齊城鎮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加強周邊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推動流域種植業向綠色有機化發展,建設環湖生態廊道和湖濱帶,構建完善環湖生態屏障。
  此外,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經國務院批准,2021年,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及我部(以下簡稱三部門)啟動實施“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要求相關省份擇優申報項目。2022年6月,三部門完成對項目競爭性評審,其中雲南省申報的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順利通過評審,已納入支援範圍。
  二、加大生態搬遷安置政策傾斜
  2017年以來,我部在前期試點工作基礎上,積極指導各地開展“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編制工作,依據湖泊主導生態功能,合理劃定保護範圍,強化生態空間管控。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全部完成省市兩級“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2021年9月,雲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湖泊革命”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提出60條具體措施,要求在治湖理念、治湖措施、體制機制上來一場革命,全力守護好“高原明珠”,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2022年4月,雲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於九大高原湖泊“三區”管控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洱海等高原湖泊“兩線”(湖濱生態紅線、湖泊生態黃線)“三區”(生態保護核心區、生態保護緩衝區、綠色發展區)具體管控措施,推動以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促進流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西湖作為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羅時江的發源地,實施西湖村民生態搬遷安置項目,是落實洱海“兩線”“三區”管控要求的具體舉措,既有效改善流域水生態環境品質,又能夠從根本上改善搬遷群眾生産生活水準。2018年11月,雲南省將西湖生態環境保護-西湖生態移民搬遷工程納入《洱海“一湖一策”方案(2018—2020年)》,共完成投資2.9億元。2022年8月,大理州印發《雲南省洱海“一湖一策”保護治理行動方案(2021—2025年)》,規劃實施洱源縣西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濕地公園保護與提升改造等項目。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洱海流域列為全國第二批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指導雲南省制定《雲南省洱海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第二批試點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出鼓勵洱海流域居民向一級、二級保護區外搬遷等19項重點任務。
  “十四五”時期,我部將配合相關部門統籌研究加大對雲南省生態搬遷安置支援力度,雲南省可統籌使用好中央各類資金和自有財力,探索吸引第三方參與等市場化模式,支援洱海源頭西湖村民生態搬遷安置項目,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2年9月22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