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0645號(農業水利類050號)提案答覆的函

2023-07-29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3-07-29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貴黨派提出的“關於推進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的提案”,由我部會同教育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於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高度重視,秉持生態文明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加強法治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有力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準。
  一是持續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頂層設計。中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立由分管生態環境保護的國務院副總理任主任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統籌推進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等中長期發展規劃,對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進行有力指導。雲南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了省級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對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護進行總體規劃和部署。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指標納入地方考核,壓實生物多樣性保護責任。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明確要求發揮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統籌協調作用,加快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治建設,制定和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政策制度,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考核指標體系,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二是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建立了涵蓋重要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保護、重要遺傳資源、外來入侵物種、生物安全等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近10年來,制修訂生物安全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等20多部生物多樣性相關法律法規,落實細化相關法律規定。發佈和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農業植物品種保護名錄、水産種質資源系列名錄。當前,正就國家公園法等開展草案研究和起草工作,開展自然保護區條例、風景名勝區條例修訂工作,研究制定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專門立法。
  三是全面開展執法監督檢查。建立重要保護物種棲息地生態破壞定期遙感監測機制,將危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行為和整治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等專項行動。定期組織開展海洋伏季休(禁)漁和內陸大江大河(湖)禁漁期專項執法行動。結合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監管試點,嚴肅查處危害生物多樣性行為。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形成嚴打、嚴防、嚴管、嚴控的高壓態勢,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機制,對嚴重破壞重要生物物種、生物遺傳資源等構成犯罪的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做好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和監管的行刑銜接。
  四是優化提升資金和人才支援。持續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支援,通過中央部門預算、相關專項轉移支付等多種渠道,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給予積極支援。此外,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地方用好政策和資金,支援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完善人才選拔機制和管理辦法,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優勢,推進科教融合,優化提升專業隊伍建設,增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合作能力。
  五是強化提升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統籌設計課程教材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生態文明教育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生物學等課程,指導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中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和科普活動,邀請相關專家通過視頻講座、訪談等方式解讀相關重要法律法規,積極推進自然保護地科普教育和自然體驗基地、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建設,開展生物安全知識“六進”活動。邀請公眾在生物多樣性政策制定、資訊公開與公益訴訟中積極參與、建言獻策。為各類社會主體和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指南和規範。加入“企業與生物多樣性全球夥伴關係”(GPBB)倡議,積極引導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積極研究貴黨派提出的寶貴建議,堅持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持續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頂層設計,發揮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的統籌推進作用,加大生物多樣性工作資金支援力度,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公眾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同時,視情聯合相關部門就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門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與現行法律法規的關係,以及相關制度安排等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切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治建設。
  感謝你們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關心與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3年7月29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