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3590號建議的答覆

2023-08-30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3-08-30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你們提出的“關於加強對南四湖生態環境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支援的建議”,由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南四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重要的輸水通道和調蓄湖泊,承擔著調洪蓄水、調節氣候、生態棲息、漁業水産、航運交通等多種功能,生態區位十分重要。近年來,流域內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化南四湖流域治理和保護,流域生態環境品質顯著改善,保障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期間水質安全。你們提出的具體建議,對於進一步統籌推進南四湖流域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在下一步工作中認真研究吸納。
  一、關於加大南四湖治理和支援力度
  一是統一流域標準。考慮到南四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重要輸水通道,“十四五”期間,我部按照實事求是、科學合理、精準客觀的原則,對調水期間調水線路斷面按河流標準進行評價考核。為解決目前南四湖流域各省污染物排放標準不一致問題,我部按照“統一編制、分別報批、分省實施”原則,組織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制訂省轄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基於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品質改善需要,打破行政區域邊界限制,統一規定水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優化空間佈局和完善産業準入政策,促進區域産業結構調整升級。
  二是建立水資源補償機制。國務院批復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明確“東線工程的水源地是長江幹流的下游”,南四湖是東線工程的輸水通道和調蓄湖泊,並不作為東線工程水源地,目前水利部正在開展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東線二期規劃修編以及東線二期可研工作中均無將南四湖作為水源地及水資源補償的相關內容。
  三是加大環境治理投入。中央財政高度重視並持續支援山東省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工作,2022年,通過水污染防治資金,安排8.57億元,支援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水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等工作;通過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安排16.65億元,支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恢復生態系統功能。上述資金通過切塊方式下達到省級財政,山東省可按規定統籌安排湖泊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工作,積極支援南四湖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四是推動漁業綠色迴圈發展。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印發的《關於開展漁業綠色迴圈發展試點工作的通知》,“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組織開展漁業綠色迴圈發展試點工作,重點支援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達標治理等方面。試點工作由中央統籌、省負總責、縣抓落實,中央財政視情對地方開展試點給予適當獎補。對於南四湖符合開展試點條件的區域,地方農業農村(漁業)部門可提出需求申請,由省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綜合考慮産業發展狀況、工作基礎、組織領導情況等因素擇優確定試點名單。
  五是加強濕地生態保護。2022年,國家林草局聯合自然資源部印發《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將南四湖濕地作為國際重要濕地納入我國濕地保護與修復的優先支援領域。中央財政通過林業草原轉移支付資金安排山東省濕地保護修復補助3945萬元,支援南四湖等國家重要濕地(含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開展濕地保護修復等相關工作。
  二、關於推進“漁湖民陸居”工程
  大中型水庫移民是指因大中型水庫建設而産生的安置人口,尤其是外遷移民,遠離世代生存的土地,搬遷安置到陌生的環境,其生活環境、生産技能、社會文化、血緣關係等均受到很大影響。為幫助水庫移民脫貧致富,促進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發展,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的意見》,明確規定水庫移民後期扶持範圍是大中型水庫的農村移民。考慮到漁民上岸陸居與大中型水庫移民性質不同,難以納入水庫移民後期扶持範圍,不能享受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山東省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三、關於暢通國家路網
  近年來,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徹底改變了我國客貨運輸時間、空間和距離的概念,大幅提高了全社會的運輸速度及效率,縮短了運輸週期、降低了綜合運輸成本,推動了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援保障作用。棗微沛豐高速(微山跨湖高速)為地方高速公路,根據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宜由山東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需求以及國土空間規劃等因素,統籌考慮規劃建設事宜。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加大對南四湖流域治理保護和資金支援力度,加強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強化技術指導幫扶,促進南四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確保南水北調東線水質安全。
  感謝你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3年8月30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