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1083號(資源環境類081號)提案答覆的函

2024-07-25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4-07-25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徐雪紅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加強黑河流域保護治理的提案”,由我部會同財政部、水利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一、關於加強流域治理頂層設計

  為加強黑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2023年3月,我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印發《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將黑河列為重要保護水體,明確提出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飲用水源地保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重點任務,指導各地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按照國務院批准的黑河干流分水方案和近期治理規劃,對黑河實施嚴格水資源管理調度和上中下游系統治理,流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特別是河流尾閭東居延海周邊生態環境持續恢復;組織黃河水利委員會編制了《黑河流域綜合規劃》,提出了黑河流域保護治理的總體思路、規劃佈局和主要任務措施,後續根據黑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生態環境保護新要求和水情工情新變化,進一步修改完善規劃成果,為規劃審批創造條件。

  二、關於提升涉水管理水準

  一是推動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設。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橫向生態保護補償以地方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援。近年來,我部會同財政部先後出臺《關於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指導意見》《支援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從全流域維度進行整體設計,通過政策和資金引導,鼓勵地方加強機制建設。2024年6月,《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正式施行,明確提出國家鼓勵、指導、推動生態受益地區與生態保護地區人民政府通過協商等方式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020年以來,中央財政每年安排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引導資金10億元,鼓勵各地早建機制、多建機制。目前,黃河干流川甘段、甘寧段、寧蒙段、晉陜蒙段、豫魯段已分別建立省際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黑河流域有關省份可充分利用現有政策,與相鄰省份積極開展溝通協商,深化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積極探索新模式。

  二是建立水利工程運作維護長效機制。中央財政高度重視流域水安全保障工作。2023年通過水利發展資金下達黑河流域內蒙古、甘肅、青海三省(區)3.13億元,支援開展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小型水庫維修養護、山洪災害防治設施維修養護等工作。該項資金切塊下達到省,黑河流域相關省份可根據實際情況,統籌支援水利工程修復和維護。

  三是加強流域管理資訊化建設。我部持續強化全國水生態環境管理平臺建設,匯聚生態環境、水利、氣象等部內外涉水數據,基本形成了覆蓋面全、動態更新的黃河、長江等七大流域水生態環境業務數據庫,有力支撐流域水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水利部積極支援數字孿生黑河建設,將有關內容納入《國家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報告》,加快推動項目立項建設,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水準。

  三、關於強化法治保障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法律體系不斷完善,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基本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制修訂,有力推動了包括黑河在內的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目前,水利部正在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修訂,深入總結我國江河流域系統治理實踐和需求,進一步規範江河流域保護治理共性問題;同時,組織開展《黑河干流水量調度管理辦法》實施情況評估,對加強黑河流域制度建設進行深入論證,增強黑河流域治理管理法治保障。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大對黑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支援力度,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針,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指導督促內蒙古、甘肅、青海三省(區)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黑河流域水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4年7月25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