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1280號(環境資源類098號)提案答覆的函

2024-07-26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4-07-26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民進中央:

  你們提出的“關於加強生態環境風險防範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提案”由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生態環境部不斷推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能力建設,妥善處置了江蘇鹽城響水爆炸、黑龍江伊春鹿鳴礦業尾礦庫泄漏等一批重大敏感突發環境事件。但誠如你們所言,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的壓力總體上沒有根本緩解,突發環境事件仍呈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你們提出的建議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結合你們的建議,將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關於加強對各類生態環境風險的預警和評估

  一是強化環境應急監測能力。2019年至2022年,我部組織開展全國31個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應急監測能力評估工作,倒逼各地應急監測能力提升。2022年,印發《跨省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監測工作指南(試行)》,提高上下游應對跨省突發水污染事件的應急聯動監測水準,確保在突發情況下迅速反應、準確監測。

  二是推動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聯合相關部委積極推動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我部先後印發化學物質環境資訊統計調查制度、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以及化學物質環境與健康危害評估技術導則等多項文件和標準,完成首輪化學物質環境資訊調查,實施禁止、限制、限排等全生命週期的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佈《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將不符合污染物排放要求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和産品列入限制類、淘汰類目錄;指導各地探索推行企業清潔生産審核分級管理模式,對生産、使用、排放涉及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中所列化學物質的企業嚴格實施清潔生産審核。

  三是開展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印發《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和《沿黃河省(區)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組織各地深入開展排查整治,重點解決工業園區污水管網不完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不能穩定達標運作等問題,推動提升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四是推動生態濕地修復工程。我部配合國家林草局制定《國家重要濕地認定和名錄發佈規定》《重要濕地修復方案編制指南》《國家重要濕地管理辦法》,聯合國家林草局、自然資源部開展違規侵佔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二、關於加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

  一是強化基層應急處置能力建設。2023年,我部印發《關於加強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以有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為主線,針對應急保障、應急準備、響應時效三個環節部署十項具體任務,著力提升地方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能力。2023年底,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均制定了本地區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二是推進重點河流“一河一策一圖”。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有關要求,以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河流為重點,推廣“以空間換時間”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經驗做法,推動“十四五”期間重點河流突發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圖”全覆蓋。同時,在總結“一河一策一圖”工作成果基礎上,探索開展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試點,指導第一批試點園區,按照污水“一級防控不出廠區,二級防控不進內河,三級防控不出園區”的總體思路,開展化工園區三級防控體系建設。

  三是提升環境應急物資保障水準。初步建成國家環境應急物資資訊庫,收錄7700多個環境應急物資庫和12.8萬餘條資源資訊,穩步推進政府儲備、企業代儲、第三方服務支援、企業生産保障的多層次多元化環境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

  四是開展環境應急處置技術研究。編制《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技術工具包》,總結歷年來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的成功經驗,形成截流引流、污染物削減、水廠應急等3大類通用應急處置技術,覆蓋石油類、重金屬、無機酸鹼、有機物等4大類、25種常見典型污染物。

  三、關於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一是建立上下游聯防聯控機制。2020年,我部會同水利部印發《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加強資訊通報、聯合監測、協同處置等,形成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應對合力。

  二是健全跨部門應急聯動機制。2022年,我部與應急管理部簽署《關於建立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聯動工作機制的協議》,指導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圍繞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應對,在聯合監管執法、情況通報、資訊共用、處置聯動、協商交流、能力建設、宣傳推廣、聯合研究等方面與應急管理部門加強協調聯動。

  三是推動地方組織開展環境應急演練。組織開展環境應急演練優秀案例徵集發佈活動,引導地方深化環境應急演練,提升環境應急工作人員業務水準。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嚴密防控環境風險,持續強化環境應急準備,不斷夯實環境應急能力基礎,及時妥善科學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加快推進環境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環境安全保障。

  感謝你們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4年7月26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