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0261號(資源環境類017號)提案答覆的函

2025-10-10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5-10-10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農工黨中央:

  你們提出的“關於加強長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的提案”,由我部會同農業農村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我部認真貫徹落實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有關工作部署,聯合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持續推動長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你們提出的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我們將在工作中認真研究吸納,聯合相關部門加強長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控,促進農村水污染綜合防治和小流域生態環境改善。

  一、相關工作進展

  (一)推動長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一是實施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工程。農業農村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援長江流域相關省份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項目,立足縣域農業面源污染特徵,因地制宜建設農田氮磷流失防治、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産養殖尾水處理、地膜回收處置等工程,整合推廣綜合治理模式。二是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持續夯實測土配方施肥基礎,選擇一批重點縣探索推行施肥新技術、新産品、新機具,糧油作物上堅持“控總量、優結構、提産量”,經濟作物上堅持“增有機、重平衡、提品質”,提高化肥利用率。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面源、重金屬污染防控和綠色投入品研發”等專項中,部署實施“精準智慧化施肥技術與裝備研發及産業化”、“麥類作物水肥高效根型種質資源的精準鑒定與創新應用”等項目,圍繞肥料産業關鍵技術開展科研攻關。三是推進農業廢棄物收集利用。支援長江流域畜禽養殖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建設改造提升糞污處理和糞肥還田利用設施設備,促進種養結合農牧迴圈。四是推動聚焦農業面源污染突出區域治理。我部聯合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印發《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配合中央財辦、中央農辦等部門印發《關於有力有序有效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指導意見》,推動各地聚焦農業面源污染突出區域,促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依法建立畜禽糞污收集利用系統。

  (二)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監督指導。一是試點建立監督路徑。我部聯合農業農村部在長江流域組織實施10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基本建立“監測發現問題—調查污染源—實施系統治理—評估治理成效”工作路徑。二是開展污染突出區域調查。我部聯合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面源污染突出區域調查技術指南(試行)》,指導開展農業污染源調查,支撐精準治污。通過遙感監測等手段提升問題發現能力,建立問題核實和推進整改機制。在長江等重點流域,發現和推動解決了一批畜禽糞污傍河堆存導致水體黑臭等突出污染問題。三是持續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估。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面源監測評估監測區設置方案》,在長江流域設置了56個監測區,561個監測點。

  (三)持續推進環境綜合整治。一是因地制宜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我部會同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提出基本看不到污水橫流、基本聞不到臭味、基本聽不到村民怨言的“三基本”工作目標。不照搬“城市經驗”,把不讓污水直排環境作為底線,指導各地篩選適合自身特點的模式和工藝,同時優先進行資源化利用,投入少、易管護、成本低、肥效好,很受農民歡迎。截至2024年,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5%以上,較“十三五”末提升20個百分點。二是“以用促治”整治農村黑臭水體。聚焦房前屋後河塘溝渠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黑臭水體,推動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恢復治理後水體經濟功能、生態功能。指導完善管護機制,確保“長制久清”。截至2024年,累計治理較大面積水體4100余個、其他面積水體7900余個,昔日的“臭水溝”“污水塘”變成群眾身邊的“山水畫”“民心廣場”。

  (四)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一是積極推進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十四五”以來,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累計安排長江流域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土保持中央資金88.95億元(含增發國債資金6.89億元),支援指導地方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7萬平方公里,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879條,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快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2022年以來,水利部聚焦河道斷流、湖泊萎縮乾涸等問題,率先在全國選取88條(個)河湖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涉及長江流域河湖16條(個)。科學確定母親河復蘇標準,通過實施生態補水、水系連通、清淤疏浚等綜合措施,截至2024年底,長江流域15條河流實現全線貫通,1個湖泊生態水位有效保障,河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部將會同相關部委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和要求,錨定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一是系統謀劃“十五五”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我部等部門,持續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系統開展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科學使用、畜禽糞污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促進投入品減量化、生産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産業模式化生態化。

  二是組織編制《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估實施方案(2026—2030年)》。在“十四五”基礎上,加強與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的合作,優化陸海統籌的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網路、地面污染通量綜合驗證,以及污染突出區域遙感監測等內容。

  三是加快農村環境整治。指導地方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應管儘管、應治盡治。以農村居住集聚區、非正規或簡易垃圾填埋場周邊、群眾反映強烈的水體為重點,持續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統籌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農業源(種植業、養殖業等)、工業源(小作坊等)、內源等污染源,到2027年,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提升農村水環境品質。

  四是持續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利部根據水土保持相關規劃和中央投資規模,統籌支援長江流域相關省市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指導地方因地制宜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建立地市級以上母親河名錄,在更大範圍推動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讓更多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

  感謝你們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5年10月10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