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0625號(資源環境類041號)提案答覆的函

2025-07-23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5-07-23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民建中央:

  你們提出的“關於進一步提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能力的提案”,由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品質為目標,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準的重要舉措。提案中提出的健全源頭預防體系、加強跨界區管控協調、加快數字孿生流域建設等方面的建議,對我們提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能力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我們將認真研究吸納,著力推動落實。有關工作推進情況如下。

  一、關於健全源頭預防體系,強化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為加強總磷源頭防控,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編制指南》,指導流域相關省份全部出臺地方總磷污染控制方案。持續開展長江流域總磷減排任務和工程調度工作,指導各省份落實總磷污染控制方案任務,推進總磷減排工程建設實施,削減長江流域總磷污染負荷。生態環境部指導長江經濟帶11省(市)及青海省作為第一梯隊試點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截至目前,長江經濟帶共劃定了16871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基本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聚焦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因地制宜實施“一單元一策略”的精細化管控,如江西九江提出重點管控單元“禁止在長江幹流岸線三公里範圍內和重要支流岸線一公里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尾礦庫、冶煉渣庫和磷石膏庫,以提升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水準為目的的改建除外”,湖南省提出“重點控制洞庭湖的總磷污染,加強涉磷企業綜合治理”等要求,進一步強化總磷污染源頭防控。在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的《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中將鋼鐵、鐵合金行業超低排放技術納入鼓勵類範疇。浙江、湖南、江蘇等省在制定轉型升級行動方案時,運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引導紡織、印染等行業提檔升級,推進傳統行業綠色轉型。

  二、關於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強跨界區管控協調

  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以河湖為統領,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推動長江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協同保護。在生態補償方面,近年來,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地方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提高生態功能重要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2024年下達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1121億元。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4部門聯合出臺《支援長江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方案》,對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基準、方式、標準等作出規定。中央財政每年從水污染防治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作為引導和獎勵資金,推動省際自主談判簽訂協議,並對建立起機制的給予獎勵,有力帶動了流域保護治理,水環境品質穩中有升,流域協同治理能力明顯提高。

  三、關於完善重點領域制度,創新管控體制機制

  在完善法律法規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已明確相關省級人民政府要制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後實施。在支援地方加強立法、推進立法協同方面,雲南、貴州、四川三省制定的《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關於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以及江蘇、上海、浙江兩省一市制定的《促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高品質發展條例》,均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有關規定納入,為成果實施提供了堅強保障。此外,水利部推動出臺《長江河道採砂管理條例》《長江河道採砂管理條例實施方法》《長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聯合調度管理辦法(試行)》等配套規章、政策文件,完善管理措施。

  四、關於提升分區管控成果質效,規範拓展成果應用

  圍繞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需求,推進區域性分區管控策略和協同管控模式研究,指導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川渝高竹新區等區域開展研究,探索制定區域一體化的分區管控方案。在健全技術規範方面,圍繞新任務新要求,加快對技術要求的系統整合、優化提升和固化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技術指南 總綱》《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資訊平臺建設指南》《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資訊平臺介面規範》等3項標準已完成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加強宣傳引導方面,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應用典型案例徵集方案》,鼓勵地方形成類型豐富的典型案例,不斷拓展成果應用範圍。通過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應用典型案例徵集、篩選和推廣,切實發揮典型引領帶動作用。

  五、關於加快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推進管控智慧化

  在打造長江流域數字孿生平臺方面,水利部組織流域管理機構制定《數字孿生長江建設頂層設計(2025-2030年)》,分階段建設具有“四預”功能的數字孿生長江體系。目前,完成長江三峽、長江三角洲水網、丹江口等數字孿生工程試點建設,通過“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長江水科學研究聯合基金等科學計劃,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保障及數字孿生建設關鍵科技問題研究,為長江流域水生態保障提供技術支撐。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數字化資訊平臺建設方面,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均已建成並上線運作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資訊平臺,實現了基礎數據管理、分區成果展示查詢、空間衝突分析等功能,省級平臺目前已基本實現對公眾開放。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決策部署,認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明底線、劃邊框”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體系建設,做好“十五五”期間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定期調整,積極配合立法機關,做好生態環境法典(草案)中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相關條款編纂論證。持續提升制度整體效能。二是進一步落實加強長江流域跨界協調管控、創新管控、智慧化管控等舉措,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三是按照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針,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河段、重點行業,強化總磷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持續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四是繼續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辦法,深化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引導基層政府保護生態環境和改善民生,提高相關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提升流域協同保護積極性。

  感謝你們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5年7月23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