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010號建議的答覆

2025-07-25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5-07-25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寧淩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跨省域協同立法推進九洲江流域水資源保護與治理的建議”,由我部會同廣東省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財政部、水利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一、關於開展九洲江流域跨省域協同立法
  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法規相繼修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政策文件出臺,從標準和規劃制定、污染防治措施、監督管理制度等方面對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作出具體規定,為加快流域保護立法奠定基礎。
  一是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等部門推動在生態環境法典草案、水法修訂草案中對流域保護治理、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等內容作出具體規定,強化跨地域協同,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組織開展珠江流域跨省水庫庫區管理立法研究論證,深入了解流域跨省水庫在運作管理、水資源保護、行政執法和協調機制等方面的現狀和問題,編制完成立法調研報告、項目建議和必要性可行性報告。
  二是組織相關省份探索九洲江流域協同立法可行性。廣西壯族自治區于2018年出臺《玉林市九洲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廣東省于2021年出臺《湛江市鶴地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統籌推進九洲江流域水環境、水資源和水生態治理。
  三是為加強流域環境協同治理保護,我部已推動發佈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目前,正在加快推動其他重點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研究制定工作,推進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協同保護,積極構建水生態環境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吸納您的建議,積極配合立法機關推動粵桂兩省(區)強化協同聯動,加強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管理機制等方面的謀劃,開展符合粵桂兩省(區)共同目標的九洲江流域協同保護條例相關研究論證工作。
  二、關於強化九洲江流域跨界聯防聯治
  一是建立健全跨界流域聯防聯治機制。2020年,我部聯合水利部印發實施《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導粵桂兩省(區)簽訂《粵桂跨省(區)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共同提高突發水污染事件應對能力。2024年,兩省(區)簽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進一步全面深化粵桂合作框架協議》,深化生態環保合作,完善跨省區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推進九洲江跨省區河流綜合治理。同年,廣東省湛江市、茂名市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先後簽訂《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和《跨省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明確提出深化跨省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合作,逐步完善聯席會議、聯合監管、聯合監測、聯合執法、聯合應急等聯防聯治機制,加強九洲江等跨省流域干支流控源截污、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此外,兩省(區)縣域間跨省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治機制已逐步建立,湛江市廉江市與玉林市陸川縣簽訂《廉江市陸川縣九洲江—鶴地水庫跨省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框架協議》《廉江市陸川縣跨省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合作協議》《長徑河跨界聯防聯治協議》,持續強化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治工作。
  二是推進九洲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十四五”期間,我部印發《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將九洲江納入重要水體予以保護,明確科學配置水資源、保障生態流量、深化生態保護補償等重點任務。廣東省以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為抓手,督促指導湛江市、茂名市加快實施《廣東省碧水保衛戰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持續推動提升九洲江—鶴地水庫生態環境品質。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城鄉生活、畜禽水産養殖、工業、農業種植等污染治理為抓手,協同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黑臭水體治理等重點任務,促進流域水生態環境品質逐年改善。
  三是加強九洲江流域執法協作。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與生態環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共同簽署《珠江流域跨省河流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協作機制》,聯合開展鶴地水庫保護區綜合治理情況實地評估以及飲用水水源安全疑似風險點現場排查,聯合對污染九洲江的違法行為進行現場核查。推動粵桂兩省(區)就強化九洲江流域水資源調度和管理達成一致意見,印發《九洲江水域水資源調度方案》,保障九洲江主要控制斷面生態流量。制定《珠江流域(片)水行政執法協同機制》,推動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行政區域間執法協同。
  三、關於完善九洲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近年來,我部配合財政部,持續指導支援各地探索建立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激發流域上下游協同保護積極性。2025年6月,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和《關於深入推進大江大河干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中央層面統一建立大江大河干流補償機制,地方可在中央層面建立統一機制基礎上,選擇具備重要生態服務價值、受益主體明確的流域,自主協商開展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鼓勵地方豐富補償要素,創新補償形式。截至目前,粵桂兩省(區)政府先後簽署三輪《九洲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並在第三輪協議中增加“生態流量”相關指標,廣東省共撥付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域補償資金8.67億元,九洲江流域水環境品質顯著改善。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財政部、水利部等部門,積極推動九洲江流域協同立法相關工作,督促指導粵桂兩省(區)進一步健全完善跨界聯防聯治和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研究制定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強化上下游、左右岸聯防共治,協同推進流域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5年7月25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