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875號建議的答覆

2025-07-28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5-07-28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王勇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支援寶雞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項目的建議”,由我部會同財政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渭河橫貫陜西省寶雞市,是黃河最大的支流和關中地區的“母親河”。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三次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2024年9月,親臨寶雞市考察調研,了解渭河生態保護治理等情況。生態環境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以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為重要抓手,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支援力度,推動水生態環境品質改善。
  一、大力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2021年以來,我部出臺《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試行)》,明確“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內涵要求。印發國家層面《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清單》,確定2573個水體保護建設目標任務,涵蓋寶雞市渭河、千河、小韋河、漆水河、嘉陵江等水體。經國務院同意,聯合有關部門印發《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大力推進河湖生態保護與建設。指導地方把老百姓身邊的小微水體納入管控範圍,加大治理保護力度,實現讓群眾“推窗見綠、開門見景”,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持續開展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徵集活動,已選樹三批、94個優秀案例。其中,陜西省安康市瀛湖、延安市延河入選,發揮“學有榜樣、做有尺規、行有示範、趕有目標”的引領作用。
  二、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2022年以來,我部聯合有關部門先後出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實施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城鎮環境治理設施補短板、農業農村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等五大攻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定期組織開展包括黃河流域在內的全國水生態環境形勢分析,精準識別水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和工作滯後地區,印發預警函和通報函。針對長時間未能有效解決的突出問題,組織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開展獨立調查、跟蹤督辦,壓實地方治污主體責任。推動黃河干流青甘段、川甘段、甘寧段、寧蒙段、晉陜蒙段、豫魯段以及湟水河流域,建立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持續完善上中下游協同保護治理格局。截至2024年底,黃河干流全線連續三年達到Ⅱ類水質。
  三、深入開展流域綜合治理。2023年,經國務院同意,我部聯合有關部門印發實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將嘉陵江、渭河分別納入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重要水體,安排部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管網建設、完善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開展水生生境修復等重點任務,指導地方加大污染治理和保護修復力度。發佈《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出臺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規範化建設等系列技術指南,指導各地規範開展“查、測、溯、治、管”。截至2024年底,陜西省已累計排查出入河排污口6500余個,整治完成率超過80%。組織開展沿黃河省(區)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推動提升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防範水環境風險。截至2024年底,陜西省56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建成66座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園區污水處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四、持續加大資金支援力度。2021-2024年,中央財政累計下達陜西省水污染防治資金55.2億元,支援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水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等工作。上述資金通過切塊方式下達到省級,省級財政結合實際情況和自有資金統籌下達寶雞市6.2億元,支援實施黃河流域(陜西)渭河眉縣段支流水質提升項目、寶雞市隴縣千河南岸新城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鳳縣嘉陵江源頭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等30余個項目。為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引領作用,從2025年起,中央財政將從水污染防治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採用競爭性評審方式,擇優選取一些示範效應突出的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項目予以支援,2025年中央財政擬支援項目名單已公示。後續,中央財政將繼續支援地方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項目。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政策措施,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大指導幫扶力度,強化資金支援保障,推動加快建成一批“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麗河湖,共同繪就美麗寶雞新畫卷。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5年7月24日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25年7月28日印發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