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遼寧省朝陽市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 推進不力

2021-05-06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1-05-06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1年4月,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遼寧省朝陽市開展現場督察發現,朝陽市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推進緩慢,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有關主管部門監管缺位,大量污泥長期違法臨時堆存,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一、基本情況
  朝陽市建成區內現有朝陽市北控水務有限公司、朝陽遠達環保水務有限公司什家河污水處理廠和鳳凰新城污水處理廠等三家污水處理廠,分別於2008年至2013年間建成投運,目前三家污水處理廠合計日處理生活污水約16萬噸,每日産生含水率80%的生活污泥約180噸。
  二、主要問題
  (一)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推進嚴重滯後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明確要求,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2017年12月,遼寧省為落實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印發《遼寧省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將朝陽市污泥處理廠(一期)工程列入規劃工程項目清單,要求朝陽市2019年9月完成工程建設,2020年底前污泥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置。
圖1《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
  2017年以來,朝陽市委、市政府先後召開12次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等有關會議研究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但“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污泥無害化處置停留在會議研究上,一直未落實到位。截至目前,用來處置新産生污泥的朝陽市污泥處理廠(一期)工程項目建設仍無實質性進展,僅處於用地動遷和場地平整階段;對原有存量污泥的處置,直到2021年2月才與朝陽綠源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委託合同,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進展緩慢。
  (二)大量污泥長期違法臨時堆存
  2008年,朝陽市在龍城區七道泉子鎮新地村選取一塊佔地85畝的河灘地,作為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泥晾曬和堆存場地(1號堆存場)。在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通報遼寧省瀋陽市“祝家污泥”違法堆存問題後,朝陽市不僅沒有認真汲取教訓、加快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反而于2018年在七道泉子鎮山嘴村又選取一塊佔地20畝的河灘地,作為新的污泥堆存場地(2號堆存場)。
圖2 兩塊臨時堆存場實際佔地面積共計100余畝,大量污泥長期違法堆存
  1號和2號兩塊臨時堆存場實際佔地面積共計100余畝,未經任何部門審批,未採取有效的防滲漏、防流失措施。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要求,臨時堆存和衛生填埋的污泥含水率應在60%以下。督察發現,三家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含水率80%左右,兩塊臨時堆存場已累計露天堆存生活污泥達40余萬噸,堆高已達5米,而且仍在持續接收三家污水處理廠每日新産生的污泥。由於污泥含水率高,流動性較強,流失入河和污染地下水的風險隱患突出。
圖3  三家污水處理廠均使用帶式污泥脫水機,污泥含水率80%左右
  (三)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力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監督管理工作。督察發現,2008年以來,朝陽市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對未經審批擅自違法堆存污泥問題長期漠視,在2018年5月得到有關情況通報後,相關主管部門僅在通報市區污水處理廠日常工作的一份文件中,輕描淡寫地提及了“污泥堆放晾曬不符合衛生填埋標準”,之後再無下文,不了了之。
圖4   2018年5月原朝陽市環境保護局向原朝陽市住建委移交污泥案件,2018年8月原朝陽市住建委通報三家污水處理廠污泥堆存場問題
  由於臨時堆存場已接近滿負荷,自2019年9月開始,朝陽市緊急委託三家企業應急處置新産生污泥和臨時堆存污泥。其中遼寧瑞博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處置新産生污泥,日均處理污泥量80余噸,不足三家污水處理廠每日新産生污泥量的一半;朝陽山水東鑫水泥有限公司、喀左叢元號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兩家水泥企業負責處置臨時堆存污泥,累計處置污泥僅4.5萬噸,且兩家企業至今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也未按照國家有關工藝規範要求對生産設備進行改造。相關責任部門沒有對污泥處置過程實施有效監管,應急處置演變成長期違法處置。
圖5 遼寧瑞博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累計處理三家污水處理廠新産生污泥4.69萬噸,日均處理污泥80余噸
  三、原因分析
  朝陽市委、市政府對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重視不夠,不作為、慢作為,工作推進不力;監督管理失職失責,污泥長期違法臨時堆存,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