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江西省南昌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改造滯後 污水直排問題整治不力

2021-05-06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1-05-06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1年4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江西省南昌市發現,南昌市有關部門對生活污水管網建設重視不夠,統籌謀劃不週,推進實施不力,大量生活污水未收集處理,排入環境。
  一、基本情況
  南昌市建成區面積為302平方公里,人口257萬,每天産生生活污水約110萬噸,建有污水處理廠7座,處理能力152.5萬噸/日,建設污水管網2114公里。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鄱陽湖水環境專項督察,2018、2019、2020三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均指出南昌市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問題,都未引起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問題仍然存在。
  二、主要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力
  一是落實國家決策部署不到位。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省會城市建成區2017年前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2018年7月,江西省《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再次要求,2020年底前設區市建成區生活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南昌市面對污水收集嚴重不足的狀況,行動遲緩,直到2019年6月底才編制完成《南昌市中心城區污水專項規劃(2019-2035)》,在規劃中仍提出2025年前保留合流制排水體制,到2035年逐步實現雨污分流,再次放鬆要求。根據有關部門測算,2019年南昌市建成區生活污水收集率僅49.7%,2020年建成區污水收集率為50.78%,僅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遠沒有達到目標要求。
  二是整改工作不徹底。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鄱陽湖專項督察指出南昌牛行水廠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蓑衣莢閘口存在非法排污問題,市城管局雖然開展整改,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僅實現晴天截流污水,雨天仍溢流排放。2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烏沙河水體污染問題,南昌市整改方案提出,對河段沿線管網截污和底泥清淤,2020年底前徹底解決烏沙河污水污染環境問題。但水務部門不在管網截污和改造上下功夫,卻在贛江上新建取水泵站,以生態補水的名義,從贛江抽水沖刷河道,採取稀釋河水的方式解決烏沙河污染問題。
圖1  蓑衣莢閘口內污水雨天溢流痕跡明顯
  三是污水管網排查整治滯後。2019年1月、2月、11月,南昌市政府3次專題會議均對排查全市污水管網問題的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提出要求,但由於責任部門落實不力,造成次次提要求、次次未落實。2019年3月,南昌市政府批復《南昌市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達標整治工程方案》,要求2019年4月底前完成管網現狀摸排並建立臺賬,但排查工作直到2020年8月才完成,由於排查深度不夠、情況不全、問題不準等原因,導致全市管網建設和改造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邊查邊整、修修補補,整改效果差。
  (二)生活污水直排,黑臭水體呈反彈趨勢
  2020年南昌市建成區日均供水量約125萬噸,根據當年污水收集率測算,南昌市每天超過50萬噸生活污水未收集直排入城市河道、湖泊和贛江。督察發現,南昌市部分城區城市河道、內湖水污染嚴重。青山湖區天水花都小區附近生活污水直接排進入昌東大道旁河道,監測顯示氨氮濃度12.9毫克/升,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11.9倍。開心人集團周邊小區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網,監測顯示氨氮濃度12.5毫克/升,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11.5倍。東湖區滕王閣旁河道氨氮濃度5.9毫克/升,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4.9倍。青山湖區高新大道旁河道、龍晟實業對面河道、龍潭水渠紅谷灘新區蛟橋鎮段河道氨氮濃度分別達到11.2、11.2、14.4毫克/升,分別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10.2倍、10.2倍和13.4倍。明山渠水面有大量油污,通過魚尾閘排入贛江。
圖2 青山閘附近水體黑臭,取樣監測顯示氨氮濃度10.8毫克/升,超過Ⅲ類水質標準9.8倍
圖3  大量油污通過魚尾閘排入贛江
  南昌市贛江入江排口水質多為劣Ⅴ類。2020年贛江主要入江排口監測結果顯示,9個監測排口Ⅴ類和劣Ⅴ類佔比54.9%。其中2月麗景路口排水口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為186毫克/升和30毫克/升,分別超過Ⅲ類標準8.3倍和29倍;11月世貿路口排水口氨氮濃度12.6毫克/升,超過Ⅲ類標準11.6倍。2020年南昌市20個城市湖渠水質評價結果顯示,Ⅴ類和劣Ⅴ類佔比達71.68%,其中碟子湖、三幹渠全年為劣V類。群眾對城市水體污染問題反映強烈。2020年11月,根據群眾反映,有關部門對南昌市艾溪湖等5個城市內湖進行水質檢測,結果表明艾溪湖、青山湖、象湖和前湖水質為Ⅴ類和劣Ⅴ類,東湖、青山湖、象湖和前湖部分水面出現藍藻水華。
圖4 城區生活污水直排河道
  (三)雨污混流問題突出,污水處理廠低效運作
  南昌市老城區(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青山湖區)人口及生活污水排放量佔全市建成區2/3,污水管網1068公里,其中雨污合流制管網724公里,佔67.8%。2018至2020年,南昌市總投資30.81億元,新建、改造污水管網長度922.59公里,其中老城區雨污合流制管網改造116.24公里,僅佔老城區雨污合流制管網比例16%。據市城管局2020年8月的摸排統計結果,南昌市老城區415.85公里老舊管網,存在破裂、錯接、脫節、變形、腐蝕等問題高達12300個。但是,老舊污水管網改造進展緩慢。《江西省“十三五”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南昌市要完成建成區老舊污水管網改造305公里,截至2020年底,南昌市完成171.55公里,僅完成規劃目標56.2%。2018至2020年,南昌市建成區污水處理廠每年污水處理量及進水濃度均無明顯增加。
  大量生活污水未能有效收集,且雨水混入污水管網,導致城區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普遍偏低,影響污水處理廠治污能力發揮。2021年2月和3月,對建成區內青山湖、象湖、白水湖、紅谷灘和朝陽5座污水處理廠採樣監測發現,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均不足100毫克/升。其中,青山湖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約50萬噸,是南昌市規模最大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兩次採樣監測結果顯示,進水化學需氧量分別只有15毫克/升和48毫克/升,進水濃度甚至低於污水排放標準,清水進清水出。調閱數據發現,青山湖污水處理廠2018年至2020年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逐年下降。象湖污水處理廠進水化學需氧量僅42毫克/升。
圖5 採樣監測結果顯示,青山湖污水處理廠和朝陽污水處理廠進水化學需氧量均不足100毫克/升
  三、原因分析
  當地黨委、政府對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認識不到位,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重視不夠,在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工作上,缺乏系統思維和統籌謀劃,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機制運作不暢,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決心不大、標準不高,導致生活污水污染環境問題長期未能徹底解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