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方快訊

河北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到2030年,天空地海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路日趨完善

2025-08-13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5-08-13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中國環境報》(2025年08月13日 第001版)
  本報訊 《加快建立河北省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印發,提出到2030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加速推進,天空地海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路日趨完善,監測管理體系制度更加健全,對全省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白洋淀生態環境品質提升、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等重點任務的技術支撐更加有力,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智慧化改造成效顯著。
  優化監測網路。《方案》提出,河北省將持續完善監測網路功能,構建天空地海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路,逐漸覆蓋老百姓身邊的河流和生活環境,客觀科學評價美麗中國建設成效,滿足生態環境品質評價、排名考核、生態補償、應急預警、污染治理和溯源等生態環境管理需求。
  在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路數智化改造方面,2026年試點開展省控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智慧化改造,到2030年基本實現省控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智慧運維。在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網路自動化轉型方面,2029年基本完成省控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智化改造。在生態環境監測實驗分析無人化試點建設方面,2025年在白洋淀流域監測中心試點推進智慧無人實驗室建設,力爭2026年底前建成運作;2027年底前在省監測中心和秦皇島監測中心建成智慧無人實驗室,統籌承擔全省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等樣品分析任務,實現重點項目實驗過程的智慧感知、數據品質可追溯、分析過程可視化。
  提升精準分析和預測能力,全力支撐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方案》明確,2026年基本建成環境空氣品質與顆粒物組分、揮發性有機物組分協同監測網路,到2029年具備未來10天區域和城市逐小時及日平均空氣品質預報能力,提前72小時AQI(空氣品質指數)級別預報月均準確率超過80%。統籌推進水生態環境監測,加快全省水生態監測能力數智化建設,逐步開展重點河流、湖庫的水生態監測評估。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方案》提出,2025年在白洋淀流域試點開展魚類自動監測,2026年開展典型水生生物自動鑒定,2027年開展環境DNA水生生物多樣性調查並建成省級水生態實驗室,形成全省水生態自主監測能力。同時,深化陸地生態品質監測,力爭2029年建成全省典型生態系統重點生物物種圖譜庫、基因庫和標本庫。張銘賢 郝夢圓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