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方快訊

黑龍江“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品質穩居全國第一梯隊 年均減排二氧化碳六千余噸

2025-10-28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5-10-28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主辦的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間,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品質穩居全國第一梯隊,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6年獲評國家優秀。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劉偉表示,黑龍江省重點聚焦四方面,推動生態環保工作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以“生態防線”提升“民生高線”,繪就幸福龍江的溫暖底色。黑龍江省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環境問題作為頭等大事,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常態藍”成為天空新標簽,通過推進清潔取暖、淘汰燃煤小鍋爐等舉措,2024年全省優良天數比率較2020年提高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0.6微克/立方米。
  “清澈水”描繪北國新畫卷,連續3年開展以松花江流域為重點的入河排污口整治,2024年全省國控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率較2020年提高10.2個百分點,松花江幹流水質改善為優等級並穩定保持3年。
  “健康土”守護家園安心田,基本實現土壤環境品質國控監測點位市縣全覆蓋,125個縣區給耕地“貼標簽”,土壤環境品質按類劃分並實行分類管控。完成1800多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和3000多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從源頭上防治農田土壤的污染,讓鄉村“顏值”與“氣質”同步提升。
  二是以“生態價值”催化“經濟增量”,激活綠色發展的龍江引擎。做好環保源頭引領的“服務文章”,建立全域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和環評提前介入,從源頭引領産業綠色佈局,催生綠色低碳新質生産力。積極推動綠色動能轉換,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以來,黑龍江省99家重點排放單位積極參與,大興安嶺生態林造林碳匯項目成為全國首個生態林造林碳匯項目,年均減排二氧化碳6000余噸。
  三是以“生態法治”劃定“發展邊界”,樹立依法治理的龍江實踐。在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同時,緊密結合省情特點,先後出臺水污染防治等一批富有龍江特色的地方性法規和15項地方標準,創新形成環境司法聯動、流域生態補償、環保信用評價等制度“組合拳”。
  四是以“生態智慧”賦能“治理變革”,貢獻科技護綠的龍江探索。建立環保數字督察、松花江幹流視頻監控監測等數智化平臺,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實現對環境數據的實時採集、高效分析並推動智慧決策。這一“智慧環保”體系實現了對環境的實時感知、智慧預警和精準治理,推動生態環境監管從“人防”向“技防”“智防”升級。
  李明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