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公示公告 > 公示區 > 往期公示

生態環境部關於2025年8月1日 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的公示(核與輻射)

2025-08-04

2025-08-04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2025年8月1日我部擬對4個核與輻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報告表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8月4日-2025年8月8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聯繫電話:010-65646473
  傳真:010-65646473
  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安門大街82號,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
  郵編:100006
  一、擬批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建設地點

建設單位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公眾參與情況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關環境保護措施承諾文件(連結)

1

蒙其古爾礦床東段原地浸出採鈾擴大試驗研究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縣加尕斯臺鎮境內

新疆中核天山鈾業有限公司

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屬於新建項目,研究週期為3.5年。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包括試驗井20個(試驗單元6組,抽出井6個,注入井14個),監測井5個,浸出液吸附廠房、集控室、集配液罐區、氣體站和井場管網等井場設施,運輸道路等輔助設施。

 

本項目放射性廢氣主要為集液罐和浸出液吸附廠房産生的222Rn,釋放量分別為8.02×1010Bq/a和3.09×1010Bq/a,釋放的222Rn通過大氣自然稀釋擴散;本項目非放射性廢氣主要為施工揚塵和燃油廢氣,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合理安排施工計劃,施工場地採用灑水、圍擋等抑塵措施,運輸過程中採取保持合理車速等措施,降低施工揚塵對周圍環境空氣品質産生影響;柴油發電機産生的燃油廢氣,經計算,SO2NOx和顆粒物的排放濃度分別為235mg/m3151mg/m342mg/m3

本項目放射性廢水主要為吸附尾液、流散浸出液和洗井廢水。由於抽大於注,浸出劑不向試驗井場外擴散,吸附尾液産生量約3.6m3/d(1314m3/a),在浸出液吸附廠房與七三五廠蒸發池之間鋪設工藝廢水輸送管線,將吸附尾液輸送至七三五廠蒸發池進行自然蒸發處理。非放射性廢水主要為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分別用於場地灑水抑塵和收集後外運。

本項目産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鑽井泥漿、洗井殘渣、浸出液過濾殘渣、廢舊設備及零配件、廢機油以及生活垃圾。鑽井泥漿施工過程中進行迴圈利用,施工結束後泥漿餅置於泥漿坑集中處理,最終覆土掩埋,恢復原始地貌;洗井殘渣、浸出液過濾殘渣、廢舊設備及零配件統一收集至七三五廠放射性固體廢物庫;廢機油通過專用桶收集後定期交由具備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定期運送至七三五廠生活區處理。

本項目噪聲源主要為鑽井機、泥漿泵和柴油發電機等,各噪聲源強均小于90dB(A)。對於噪聲的防治,各種設備均選用低噪聲環保設備,並加強各機械設備的檢修維護。

 

 

2

江西省盛源礦田及鄰區鈾礦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弋陽縣、橫峰縣、廣信區)和鷹潭市(貴溪市、月湖區)

核工業二七0研究所

核工業二七0研究

項目屬於新建項目,研究週期為2025年—2029年。項目勘查週期內鑽探工作量為23000m,鑽探孔數為56個。

本項目鑽探施工採用濕法鑽探工藝,施工過程中基本無放射性粉塵産生,不會對附近公眾産生浸沒外照射、吸入粉塵內照射、地表沉積外照射;本項目相關天然放射性核素基本不會向工作區周邊植物、動物發生遷移,不會通過食入途徑對附近公眾産生內照射。

本項目影響範圍內不涉及重要物種及生態敏感區。施工結束後,場地和施工便道及時採取場地平整和原地貌恢復措施,降低對植被的影響。對動物的影響主要是施工噪聲驚擾和相關人為活動驚擾,採取設備下墊減振材料,選用低噪音環保設備等措施

本項目廢氣主要為施工揚塵與燃油廢氣。施工揚塵採取對施工場地進行定期灑水、遮蓋土石堆等措施,降低施工揚塵對周圍環境空氣品質産生影響;燃油廢氣主要污染物為SO2NOx、煙塵(顆粒物)等其排放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大氣污染排放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

本項目生産廢水主要為鑽井泥漿廢水、封井水泥用水和設備沖洗廢水,生産廢水總量合計為314m3。鑽井泥漿池上清液迴圈使用,過程需補充一定消耗水量,廢水全部迴圈;設備沖洗廢水進入泥漿池沉澱自然幹化,不外排項目施工場地內生活污水排入防滲早廁收集處理,定期清掏用作農項目駐地員工産生的生活污水租用民房現有設施與當地居民生活污水一同處理勘查區鑽探人員産生的生活盥洗水用以灑水抑塵,少量的廚房含餐飲油污廢水于收集在廢水桶暫存,定期由物資車運送至附近鄉鎮處理。因此本項目産生的生活污水不直排,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本項目噪聲源主要來自勘探工作人員活動産生的機械噪聲,噪聲級一般65-80dB(A),距離聲源20m可達到《建築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晝間70dB(A)、夜間≤55dB(A)排放標準。鑽探施工時間較短,伴隨施工結束,影響消失,採取減振等噪聲控制措施後,對聲環境的影響較小。

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鑽井泥漿、廢棄岩心、施工人員生活垃圾以及廢機油等。鑽井泥漿可作一般固體廢物就地填埋處理,在覆土後恢復植被,基本不會對周邊環境産生影響廢棄岩心由岩心箱暫存至施工結束置於池體進行掩埋覆土處理生活垃圾産生量約0.7t/a施工區域生活垃圾在指定地點進行臨時堆放,定期帶回項目駐地處理;項目駐地租用當地民房,生活垃圾依託當地生活垃圾處理方式進行處理廢機油通過專用桶收集後定期交由具備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

 

 

 

3

江西省興國及鄰區鈾礦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鑽探工作區(上龍山地區、打鼓寨地區、鵝婆地區、會同岩體北西部地區)位於贛州市興國縣和寧都縣

核工業二七0研究所

核工業二七0研究

項目屬於新建項目,研究週期為2025年—2029年。項目勘查週期內鑽探工作量為66000m,鑽探孔數為138個。

本項目鑽探施工採用濕法鑽探工藝,施工過程中基本無放射性粉塵産生,不會對附近公眾産生浸沒外照射、吸入粉塵內照射、地表沉積外照射;本項目相關天然放射性核素基本不會向工作區周邊植物、動物發生遷移,不會通過食入途徑對附近公眾産生內照射。

本項目影響範圍內不涉及重要物種及生態敏感區。施工結束後,場地和施工便道及時採取場地平整和原地貌恢復措施,降低對植被的影響。對動物的影響主要是施工噪聲驚擾和相關人為活動驚擾,採取設備下墊減振材料,選用低噪音環保設備等措施

本項目廢氣主要為施工揚塵與燃油廢氣。施工揚塵採取對施工場地進行定期灑水、遮蓋土石堆等措施,降低施工揚塵對周圍環境空氣品質産生影響;燃油廢氣主要污染物為SO2NOx、煙塵(顆粒物)等其排放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大氣污染排放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

本項目生産廢水主要為鑽井泥漿廢水、封井水泥用水和設備沖洗廢水,生産廢水總量合計為867m3。鑽井泥漿池上清液迴圈使用,過程需補充一定消耗水量,廢水全部迴圈;設備沖洗廢水進入泥漿池沉澱自然幹化,不外排項目施工場地內生活污水排入防滲早廁收集處理,定期清掏用作農項目駐地員工産生的生活污水租用民房現有設施與當地居民生活污水一同處理勘查區鑽探人員産生的生活盥洗水用以灑水抑塵,少量的廚房含餐飲油污廢水于收集在廢水桶暫存,定期由物資車運送至附近鄉鎮處理。因此本項目産生的生活污水不直排,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本項目噪聲源主要來自勘探工作人員活動産生的機械噪聲,噪聲級一般65-80dB(A),距離聲源20m可達到《建築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晝間70dB(A)、夜間≤55dB(A)排放標準。鑽探施工時間較短,伴隨施工結束,影響消失,採取減振等噪聲控制措施後,對聲環境的影響較小。

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鑽井泥漿、廢棄岩心、施工人員生活垃圾以及廢機油等。鑽井泥漿可作一般固體廢物就地填埋處理,在覆土後恢復植被,基本不會對周邊環境産生影響廢棄岩心由岩心箱暫存至施工結束置於池體進行掩埋覆土處理生活垃圾産生量約2.1t/a施工區域生活垃圾在指定地點進行臨時堆放,定期帶回項目駐地處理;項目駐地租用當地民房,生活垃圾依託當地生活垃圾處理方式進行處理廢機油通過專用桶收集後定期交由具備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

 

 

4

中核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巴彥烏拉鈾礦床巴潤及巴彥烏

拉東部礦段採區開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巴彥烏拉蘇木境

 

中核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

 

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屬於擴建項目,研究週期為9年。主要建設內容為井場(擴建)和水冶廠(改造)。其中,井場(擴建)包括井場鑽孔、集控室和綜合管網。水冶廠(改造)包括吸附淋洗塔過濾器更換、樹脂轉移管線更換和淋洗工藝管線更換。

本項目氣載流出物主要來自集液池、吸附淋洗廠房、萃取沉澱廠房、産品庫和蒸發池。集液池、吸附淋洗廠房、萃取沉澱廠房、産品庫和蒸發池222Rn釋放量分別為2.54×1011Bq/a、3.89×1010Bq/a、1.10×1010Bq/a、8.89×109Bq/a和4.54×1010Bq/a。本項目放射性流出物222Rn歸一化排放量滿足《鈾礦冶輻射防護和輻射環境保護規定》(GB23727-2020)中地浸採鈾礦山222Rn歸一化排放量不超過7×1012Bq/100t(U)的限值要求。

本項目放射性廢水主要為工藝廢水、流散浸出液和洗井廢水。本項目投産後,現有水冶廠産生的工藝廢水不變,主要包括解毒樹脂洗水、解毒液以及萃余洗滌液,産生量分別為108.7m3/d、3.6m3/d和3.6m3/d,共計115.9m3/d,排入蒸發池處理。生産過程中,會産生一定的洗井廢水。洗井廢水採用移動式環保洗孔工作站處理,澄清液最終回注含礦含水層。

本項目運作期産生的含放射性核素的固體廢物主要是浸出液過濾殘渣、洗井殘渣和廢舊設備及零配件等。本項目浸出液過濾工序會産生少量過濾殘渣,産生量約0.2t/a,裝桶收集後首先進行晾曬,然後再封蓋密閉暫存于現有固體廢物庫,待退役時一併處理。本項目環保洗孔工作站處理洗井廢水時産生少量的洗井殘渣,産生量約0.6t/a,其中現有採區産生量0.4t/a,新建採區産生量0.2t/a,裝桶收集後首先進行晾曬,然後再封蓋密閉暫存于現有固體廢物庫,待退役時一併處理。

本項目生産過程中檢修會産生一定量的廢舊管道、閥門、水泵等放射性固體廢物,産生量約3.1m3/a,其中現有工程産生量2.6m3/a,本項目産生量0.5m3/a。對於産生的廢舊設備及零配件等進行簡單擦拭去污後,大部分(約3m3/a)α、β表面污染水準約為0.0032Bq/cm20.026Bq/cm2,暫存于現有廢品庫;其餘少量(約0.1m3/a)的廢舊設備及零配件α、β表面污染水準約為0.427Bq/cm21.66Bq/cm2,暫存于現有固體廢物庫(沾污庫),待退役後統一處理。

本項目運作期非放射性廢氣為鍋爐煙氣和硫酸霧。本項目不涉及鍋爐和硫酸供應站的改造,投産前後該廢氣排放量不變。本項目運作期非放射性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由於不新增勞動定員,不額外增加生活污水,通過現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綠化、抑塵,不外排。本項目非放射性固體廢物包括廢機油和生活垃圾。本項目運作期設備維護保養會産生少量的廢機油。廢機油儘量回收利用,仍有剩餘時暫存于本項目新建的危險廢物暫存間,定期交由具備危險廢物處置資質單位處置。本項目不新增勞動定員,不額外增加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後定期運至蘇尼特左旗環衛中心集中處理。

本項目運作期廠房噪聲源包括井場和水冶廠的潛水泵、離心泵、風機等,單機噪聲源強均≤90dB(A)。噪聲源強經降噪處理後在廠界可以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

2024年2月4日起,建設單位在中核鈾業有限責任公司官方網站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的資訊公開之後,建設單位、環評單位及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均未收到公眾對於本項目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建設單位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通過三種方式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分別為在中核鈾業有限責任公司官方網站、項目所在地公眾易於接觸的報紙(錫林郭勒日報,刊登2次)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涉及的相關鄉鎮、村(居)民委員會(賽罕塔拉嘎查)等設置的資訊公告欄發佈公示。公示期限均為10個工作日。建設單位、環評單位及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均未收到公眾對於本項目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