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環境要聞

生態環境部一週要聞(5.14—5.20)

2023-05-21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3-05-21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1.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生態環境部—聯合國環境署年度磋商會議高級別會議
  當地時間5月15日,生態環境部—聯合國環境署第十三次年度磋商會議高級別會議在肯亞內羅畢舉行。應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邀請,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會議並致辭。>>>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2.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會見肯亞環境、氣候變化與林業部部長並調研中方承建項目
  當地時間5月15日至17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內羅畢會見肯亞環境、氣候變化與林業部部長索伊潘·圖亞,並在內羅畢和蒙巴薩參訪調研中方承建項目生態環保工作。>>>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3.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
  5月19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廣西白龍核電廠1、2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選址階段)》、《廣西防城港核電廠5、6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選址階段)》、《2022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2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海水、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品質評價技術規範》、《電子工業水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關於〈《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列入多氯萘等三種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修正案〉和〈《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列入短鏈氯化石蠟等三種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修正案〉生效的公告》、43種化學物質增補列入《中國現有化學物質名錄》。>>>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4.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廣東省調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按照黨中央關於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開展專題調研的部署要求,5月14日至1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廣州市、湛江市,聚焦入海河流污染治理等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地開展專題調研。>>>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5.《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應《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邀請為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視頻致辭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6.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走向恢復之路》
  生物多樣性是維繫地球健康、人類福祉和經濟繁榮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中國作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國,在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援和共同努力下,領導大會圍繞“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主題分兩個階段成功召開,推動達成了歷史性的兼具雄心和務實平衡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等所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了藍圖、確定了目標、明確了路徑、凝聚了力量,將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並惠益全人類和子孫後代。>>>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7.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
  為規範生態環境行政處罰,保障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新修訂的《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8. 2023—2024年黃河流域“清廢行動”正式啟動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深入開展2023—2024年黃河流域固體廢物傾倒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黃河流域固體廢物傾倒排查整治工作。>>>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9.生態環境部發佈5月下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
  5月下半月,全國大部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局地可能出現中度及以上污染。華北中南部、華東中北部、成都平原和川南部分地區可能出現臭氧中度及以上污染;受沙塵天氣影響,新疆東疆及內蒙古西部可能出現中度污染,新疆南疆可能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