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環境要聞

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環保合作分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召開

2023-11-07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3-11-07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11月7日,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環保合作分委會(以下簡稱分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由中方主辦。分委會中方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和俄方主席、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與生態部部長科茲洛夫分別率團出席並共同主持會議。

  黃潤秋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俄兩國環境部門始終堅持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污染防治、綠色經濟等領域合作,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雙方不斷完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機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絡渠道通暢有效,自然保護區及瀕危珍稀物種保護合作品質不斷提升。積極開展固體廢物處理、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專家研討,逐步形成政策研究和技術交流並重的多元合作模式。在多邊框架下加強立場協調,區域合作更加緊密。

  黃潤秋指出,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過去十年,全國重點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累計下降57%、重污染天數減少93%,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7.9%,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13.14億畝,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

 

  黃潤秋強調,中方讚賞並積極支援俄方致力於推動生態環境改善的努力,願與俄方繼續深化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挖掘合作潛力,抓住合作機遇,推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一是共同鞏固完善分委會機制,深入挖掘固體廢物處理、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潛力。二是共同發揮生態環保合作示範引領作用,助力區域環境治理水準提升,推動提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水準。三是加強多邊框架下的相互支援,共商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環境議題對策,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科茲洛夫表示,生態環境領域合作是中俄全面戰略合作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在分委會的努力下,兩國在環境應急聯絡、跨界水體水質監測和跨界自然保護區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的合作成效顯著,邊境地區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俄方高度重視與中方在環境領域的雙邊合作,同意中方關於合力推動中俄生態環保合作的建議,願與中方保持建設性對話,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合作,為推動區域和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會議聽取了污染防治和環境災害應急聯絡工作組及環評專家組、跨界保護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組、跨界水體水質監測與保護工作組的工作彙報,審議並通過了2023—2024年度各工作組的工作計劃。雙方對過去一年中俄生態環境保護合作以及分委會各工作組和專家組取得的成果給予積極評價。

  會上,雙方共同簽署了本次會議紀要。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