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新聞發佈

10月例行新聞發佈會最新情況通報

2025-10-29

2025-10-29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0月例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宣教司司長裴曉菲主持發佈會。以下是10月例行新聞發佈會最新情況通報。

新聞發佈會現場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宣教司司長裴曉菲
  一、2025年1—9月全國空氣和地表水環境品質狀況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環境空氣品質和地表水環境品質總體持續改善。
  在環境空氣品質方面,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PM10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平均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7.6%,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1.1%,同比持平。
  從重點區域來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36”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3.5%,同比上升8.5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8%,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長三角地區31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1.6%,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2%,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汾渭平原13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0.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5%;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5.3%,同比上升9.4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2.0%,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
  在地表水環境品質方面,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9.0%,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持平。其中,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河流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90.5%,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5%,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監測的209個重點湖(庫)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湖庫個數佔比76.6%,同比下降2.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湖庫個數佔比3.8%,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二、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25年年會召開
  近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25年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丁薛祥出席年會並講話。
  本次年會的主題是“堅定全面綠色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除了3場全會之外,還分別圍繞“十五五”、應對氣候變化、陸海統籌、迴圈經濟、公正轉型等國內外熱點議題召開了5場主題論壇,並組織參會嘉賓赴江蘇鹽城和北京首鋼園開展了實地調研。國合會中外委員、中外專家、合作夥伴等約400人參加會議。
  會議討論形成了綜合政策建議,將於近期提交國務院供決策參考。國合會在過去一年間,從國際視角分析全球環境與發展面臨的重點挑戰、歸納總結了創新實踐的典型案例、系統梳理了國合會政策建議的影響,同時針對具體領域開展了多個政策研究項目,形成了若干份報告並在年會期間發佈。
  國合會成立於1992年,已成為中國歷史最長、層次最高、成果最多、影響最大的環境與發展中外高層對話合作機制。多年來,國合會圍繞中國及全球環境與發展領域重大問題開展研究,提出政策建議,為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和國際可持續發展進程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昆明基金各項工作進展迅速
  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以下簡稱昆明基金)理事會會議近日在雲南昆明舉行。會議回顧了昆明基金的工作進展,審議並通過《昆明基金2025年支援項目清單》《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運作手冊》等文件,批准實施22個全額支援項目,惠及34個發展中國家。
  自2024年5月昆明基金成立以來,中國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緊密合作,穩步完成初期的建章立制,積極踐行昆明基金支援發展中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事業的承諾。一年多來,昆明基金各項工作進展迅速。目前,中方已經累計向聯合國多邊信託基金辦公室(MPTFO)撥款4億元人民幣,持續幫助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去年在哥倫比亞卡利全體會議上通過的首批9個小額項目都已啟動實施。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但仍然以最大決心和最積極的態度兌現承諾,設立昆明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未來,昆明基金將始終遵循國際化運作和多邊主義的原則,更加精準高效地支援廣大發展中國家,保證資金能用到全球生態系統恢復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遺傳資源及其數字序列資訊的惠益分享等重要領域,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作出貢獻。
  四、“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召開
  “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聚力融金,驅動綠色發展”為主題,旨在凝聚全球綠色發展共識,推動綠色投融資與綠色轉型深度融合,來自39個國家的近300人出席會議,會上發佈了《2025“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展望》報告等成果。
  綠色低碳轉型是時代潮流,也是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中國不僅持續推進自身生態文明建設,還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環境治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餘年來,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務實行動支援發展中國家綠色轉型。我們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的綠色“一帶一路”政策體系,指導中國企業在設計和承建項目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持續建立更加緊密的綠色發展夥伴關係,中國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均將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聯合31個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伴關係倡議;與43個國家、170余家中外合作夥伴,共同發起並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我們不斷深化綠色低碳領域務實合作,開發實施“非洲光帶”等小而美項目,幫助解決非洲5萬多戶無電家庭的照明問題。我們助力提升共建國家的環境治理能力,提供並動員項目資金超過1770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援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面向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舉辦了300多期能力建設培訓,累計參訓人數超過1萬人次。
  未來,中方願與各方攜手,繼續高品質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提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環境治理水準。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