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生態環境部關於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等3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進行審查公示

2022-06-23

2022-06-23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式的有關規定,我部擬對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等3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2年6月23日-2022年6月29日(5個工作日)。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安門大街82號
  郵  編:100006

序號

項目

名稱

建設地點

建設

單位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聯繫電話

1

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

湖北省荊州市、湖南省岳陽市

長江航道局

中南安全環境技術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上起荊州市玉和坪(里程K473),下迄岳陽市城陵磯(里程K230),全長243公里。擬通過瓦口子、周公堤、大馬洲、鐵鋪、熊家洲至城陵磯(尺八口和觀音洲)等5個河段(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實現內河Ⅰ級航道標準(航道尺度:4.5米×150米×1000米),通航保證率98%。工程整治內容包括新建2條護岸工程,8條護灘帶(護底帶),1條潛丁壩,改建1條護岸工程,改擴建2條潛丁壩(護灘帶加高),己建護岸水下拋石加固7條。疏浚工程2處,亂石堆清除1處。

工程總投資19.30億元。

主要環境影響及對策:(1)生態:工程建設將改變整治河段河床形態和水文條件,破壞底棲環境和降低生境異質性,佔用部分江豚棲息生境,對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內魚類的覓食、産卵、育幼、越冬等産生影響。主要保護措施:優化工程方案,適當縮減位於自然保護區、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內的工程內容。合理安排施工期,涉水施工避開重要經濟魚類産卵繁殖期(3月至7月)和中華鱘上溯産卵期(9月至10月),疏浚施工避開幼鱘降河洄遊時間(12月中上旬)。嚴格控制施工作業範圍,優化設計爆破操作,採用微差爆破、設置減震孔、氣泡帷幕等措施。佈置江豚自動檢測預警系統,避免江豚出現在施工水域;制定救護方案,對於受傷個體應及時開展救護並報告漁政管理部門。科學實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落實生態補償措施,根據放流效果及時調整放流種類和規模。嚴格落實生態跟蹤監測方案,在施工期和運營期持續開展調查,跟蹤評估工程建設及運營造成的水生生態影響及生態恢復情況,動態評估生境重建效果,採取必要的優化調整措施。2)水環境:工程河段分佈有8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含取水口)和1處飲用水取水口,疏浚、拋泥和亂石堆清除等涉水作業引起的懸浮物擴散,可能對水源保護區取水口造成影響。主要保護措施:嚴格控制涉水施工作業範圍和開挖深度,禁止泥駁在運輸途中溢流,儘量減少懸浮物影響範圍。施工期加強水質監測,確保取水水質安全,對相距較近的三洲中州水廠取水口設置防污簾,施工期加強取水口水質監測。施工船舶艙油污水收集後交有資質單位處置,施工船舶生活污水經收集後定期送岸上處置,禁止直接排入長江。3)環境風險:施工船舶碰撞、擱淺、傾覆等事故造成的燃油泄漏等,將可能造成次生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主要保護措施:施工前申請劃定安全作業區,嚴格限制施工作業範圍;發佈航行通告,加強通航安全管理。嚴格落實施工期各項環境風險防範與應急措施,配備必要應急物資和裝備,按要求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做好與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海事部門、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等應急預案的銜接和聯動,開展必要的培訓、宣傳和演練,並按相關規定報送有關部門備案。發生溢油事故後應立即啟動溢油應急預案並及時通報相關單位,利用自備物資開展初期處置,依託其他應急能力共同處置。4)其他:加強施工船舶維修保養,減少船舶廢氣排放。選用低噪聲施工機械和工藝,加強機械維護保養,減緩噪聲影響。妥善收集施工船舶垃圾和陸域生活垃圾,交相關單位清運。

公眾參與:建設單位依法開展了公眾參與。

相關部門意見:湖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以湘林護函〔2016〕11號文原則同意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實施相關工程。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以長漁函字〔2019〕237號出具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影響專題論證報告的審查意見。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和湖北省荊州市生態環境局分別就工程涉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出具意見。

010-65646183

2

日照港嵐山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三期及配套罐區工程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

 

日照港明港原油碼頭有限公司

 

天科院環境科技發展(天津)有限公司

 

 

項目包括碼頭工程、管線工程、罐區工程以及配套環保、公輔工程等。碼頭工程包括擬建1座30萬噸級原油泊位,設計年吞吐量1700萬噸。新建輸油管道和依託現有輸油管道,連接碼頭和罐區。罐區工程包括擬建12座總庫容175萬立方米的外浮頂罐。配套環保工程包括擬建壓載水處理設施、1座15萬立方米的事故應急池等。項目還涉及港池、航道連接段及現有港池拓寬疏浚作業。儲罐區陸域形成工程不納入本環評。

工程總投資46.86億元。

項目涉及“未批先建”,已處罰。

 

 

 

主要環境影響及對策:1)環境風險:施工船舶因碰撞導致溢油、儲罐和管道泄漏及因火災引發的次生環境污染將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主要保護措施:加強對船舶導助航和通航秩序管理,嚴格執行船舶水上水下作業活動通航安全管理相關規定。碼頭按要求設置隔離擋墻、儲罐採取下沉式設計、罐組內外按要求設置防火堤,罐區內設1座容積15萬立方米的事故應急池等。做好庫區環境事故防控體系建設,加強海上溢油應急能力建設。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並與有關部門銜接聯動,定期開展演練等。2)生態:港池、航道連接段及現有港池拓寬段疏浚作業擾動海床將造成底棲生物損失,疏浚引起的懸浮物擴散將對漁業資源及浮游生物等造成損害。主要保護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計劃,控制疏浚施工作業精度,對絞吸式挖泥船的船頭采取加罩、週邊增設防污簾等措施,嚴格控制涉水作業懸浮物影響範圍。疏浚施工應儘量避開海洋生物産卵盛期。制定並落實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方案。(3)環境空氣:施工揚塵、儲罐收油作業和管線的設備組件及動靜密封點泄漏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將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主要保護措施:做好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儲罐採用雙盤式外浮頂罐。對儲罐和管線的設備組件及動靜密封點,定期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加強對揮發性有機物監測。(4)水環境:疏浚作業造成懸浮物擴散,施工停止後可恢復至本底水準,施工期和運營期的各類污(廢)水收集處理後,對海水水質影響較小。壓載水若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將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儲罐和管線等部分區域若發生滲漏,將對土壤環境、地下水造成一定不利影響。主要保護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加強對絞吸式挖泥船、排泥管等的維修檢查,以免泥漿外漏。含油污水和儲罐清洗廢水等委託有資質單位處理。施工期和運營期生活污水、管道試壓水收集後依託嵐山港區中作業區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後,優先回用於本港區,剩餘部分經深海達標排放。配備壓載水處理裝置,船舶壓載水經處理後達標排放。實施分區防滲,對儲罐基礎、事故應急池等區域實施重點防滲,制定並落實地下水跟蹤監測計劃。(5)其他項目實施還將産生固體廢物、噪聲等,將對環境造成一定不利影響。主要保護措施:清罐固廢委託有資質單位處置,船舶垃圾由經海事管理部門同意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委託當地環衛部門處理。採取選用低噪聲設備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達標。

公眾參與:建設單位依法依規開展了公眾參與。

010-65646183

3

雲南省滇中引水二期骨幹工程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昆明市、玉溪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雲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

雲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滇中引水二期工程任務以生活、工業供水為主,兼顧灌溉和生態用水,將滇中引水工程引來的水輸送至末端,設計流量135立方米/秒、年引水量34.03億立方米。骨幹工程由輸水工程和調蓄工程組成,其中輸水工程包括9條輸水幹線、1條滇池引出線,線路總長度114.29公里,其中管道13條、長38.61公里;倒虹吸4座、長4.35公里;隧洞11條(含大黑箐隧洞)、長69.81公里;箱涵3座、長1.52公里,共設置提水泵站4座,總裝機6.55萬千瓦。調蓄工程包括新建楊柳田水庫和大唐水庫、擴建黃坡水庫和大箐水庫,4座水庫興利庫容分別為1240萬立方米、1220.8萬立方米、600萬立方米、1567萬立方米,除黃坡水庫調節能力為年調節外,其餘3個均為多年調節水庫。

工程總投資107.21億元。

主要環境影響及對策:1)水環境:金沙江石鼓渠首近、遠期年內枯期引水量將減少;新擴建4座水庫,受工程調度影響,壩下水文情勢發生改變,對下游河道的水溫影響較小。主要保護措施:開展洱海局地風場模擬、湖泊水動力及入湖污染物遷移擴散規律研究、洱海調蓄對洱海水生生物及水生態系統影響研究等課題;新擴建的4座水庫初期蓄水和運作期泄放生態流量。配合地方政府落實水污染防治規劃。(2)陸生生態:工程施工佔地將對評價區內植被及植物資源造成影響,施工噪聲及生境佔用和破壞等對陸生動物産生一定影響。主要保護措施:優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施工結束後實施植被恢復和耕地復墾等。(3)水生生態:涉水工程施工將對局部河段河床底泥産生擾動。主要保護措施:優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施工期結束後恢復臨時佔用生境,佈置攔魚措施等。(4)環境敏感區:工程紅塔幹線隧洞穿越紅塔山市級自然保護區、玉溪九龍池省級風景名勝區內白龍潭泉的補給徑流區,工程雪峰山隧洞穿越東山國家森林公園。主要保護措施:在受影響的小龍潭附近打井抽水(0.056立方米/秒),通過管道引水至白龍潭暗河出口處,恢復景觀及生態用水。

公眾參與:按照要求開展了公眾參與。

相關部門意見:水利部以水規計〔2021〕268號文出具可研報告行業審查意見;雲南省人民政府以雲政復〔2022〕15號文批復《滇中引水工程受退水區水污染防治補充規劃(2019-2040年)》。

010-65646219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