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生態環境部關於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鐵路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進行審查公示

2025-09-18

2025-09-18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式的有關規定,我部擬對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鐵路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9月18日-2025年9月24日(5個工作日)。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安門大街82號
  郵  編:100006

序號

項目

名稱

建設地點

建設

單位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聯繫電話

1

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鐵路

上海市,浙江嘉興市、杭州市

國鐵集團(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包括正線、聯絡線及相關工程。正線起自上海市奉賢區四團站,經上海市奉賢區、金山區和浙江省嘉興市、杭州市,終至杭州西站。全長197.45公里(上海54.24公里、浙江143.21公里),為高速鐵路,設計速度為350公里/小時;設車站8座,其中新建4座,改擴建4座;新建牽引變電所4座,改建1座。聯絡線工程包括金山鐵路聯絡線11.45公里、滬甬聯絡線8.52公里,設計速度為160公里/小時。項目總投資683億,其中環保投資18.47億。建設工期為4年。

主要環境影響及對策:(1)生態:項目穿越重要濕地等生態敏感區。佔用耕地、草地、建設用地等,將造成植物生物量損失,驚擾野生動物並導致其生境受損,新增人工構築物可能與原有景觀不協調。主要措施:通過優化線路設計、永臨結合、減小基坑邊坡開挖、土石方調配利用等方式調減工程佔地,減少佔用植被。通過優化工程設計,避免佔用重要保護野生植物;對臨近的野大豆、古樹優先就地保護;對佔用的古樹優先採取移栽措施,並加強跟蹤監測。加強施工期管理,做好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儘量避開周邊野生動物活動高峰期及其繁育期。加強對涉及的重要濕地等生態敏感區的保護,落實生態保護修復措施,開展生態監測。對涉及風景名勝區等路段加強景觀設計,與周邊景觀相協調。施工前做好表土剝離和堆存管理,施工結束後對施工跡地進行生態修復。2)噪聲及振動:項目建設、運營將對沿線聲環境和環境振動産生不利影響。主要措施:項目外軌中心線30米以內聲環境保護目標納入工程拆遷或功能置換,對預測超標的保護目標路段優先採取聲屏障措施,必要時輔以隔聲窗措施。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沿線鐵路噪聲影響規劃控制,在噪聲預測超標範圍內不宜規劃建設學校、醫院和住宅等聲環境敏感點。加強施工期管理,儘量避免夜間和其他敏感時段高噪聲作業。施工期開展噪聲跟蹤監測,發現超標及時採取優化施工佈局、臨時圍擋等噪聲防治措施。運營期加強輪軌維護保養,減少附加振動;對線路兩側噪聲敏感點進行跟蹤監測,必要時更新強化聲屏障等措施。3)水環境:涉水橋墩施工、施工期及運營期污(廢)水排放等可能對水環境造成不利影響。主要措施:禁止在水源保護區及准保護區內設置拌合站、制存梁場、施工營地等臨時工程和排放施工廢水。橋梁橋墩鑽孔樁施工設置泥漿迴圈系統,泥漿經沉渣幹化後運至指定消納場。施工場地內設置廢水處理設施,施工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後回用或達標排放。涉水橋墩施工應選擇枯水期進行,施工泥漿廢水處理後迴圈利用不外排。運營期各站所污水經處理後排入市政管網。4)其他:牽引變電所、通信基站等選址遠離居民區等敏感點嚴格控制施工範圍,落實文物主管部門關於文物保護的各項要求和保護措施。施工場地採取硬化、設置圍擋、灑水降塵等措施;臨時堆放場、拌合站等採取苫蓋或密閉等措施,物料運輸車輛加蓋篷布等。動車運用所、維修工區、牽引變電所産生的危險廢物定期委託有資質單位處理。開展施工期環境監理,確保環保措施落實。

公眾參與:建設單位依法開展了公眾參與。

相關部門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以發改基礎〔2025〕1094號文件批復項目可研。

010-65645995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