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項目 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 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聯繫電話 |
|
1 |
北京市房山區二道河水庫建設工程 |
北京市房山區 |
北京市房山區水務局 |
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
項目位於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北拒馬河支流大石河上游,水庫壩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工程任務為防洪,水庫死水位191米,校核洪水位230.34米,總庫容為7632萬立方米。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擋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改移道路約20公里。其中,擋水建築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軸線長580米,最大壩高100米;泄水建築物為6個泄洪表孔和2個泄洪底孔,均採用底流消能。工期58個月。總投資62.31億元,其中環保投資3629萬元。 |
主要環境影響及對策:(1)水環境:發生1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洪水時,水庫攔蓄洪水,下泄流量有所削減。7月至9月非防洪期間,水庫蓄水導致下泄流量有所減小;3月至6月在有庫容情況下下泄流量有所增加;其餘月份下泄流量基本不變。施工期區域水文地質安全存在一定風險。主要保護措施:項目建成前在庫尾及壩下安裝流量線上監控設施,按要求下泄生態流量。蓄水前開展庫底生態環保清理;汛期或洪水過後,對庫區漂浮物進行清理。施工期加強對周邊區域水文地質監測,並做好應急預案,防止對溶洞群、泉群造成不利影響。(2)水生生態:項目所處河段存在季節性斷流情況,水庫建成後庫區可能形成長期存在的水域,魚類資源量可能有一定增加;項目對壩下河段魚類繁殖和生長影響總體較小。大壩阻隔將對上、下游魚類種質資源交流産生一定不利影響。主要保護措施:將二道河水庫壩下黑龍關泉至漫水河引水渠約17.5公里河段劃為棲息地保護河段,對棲息地河段內攔河建築物進行生態連通改造,營造保護魚類適宜生境。依託擬建張坊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站實施增殖放流。預留過魚設施投資,項目建成運作後再確定是否實施。(3)陸生生態:項目佔用石花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工程佔地、淹沒等將對植被及植物資源造成影響,生境佔用、破壞以及施工期噪聲驚擾等將對陸生動物産生一定影響。主要保護措施:優化施工佈置,減少對環境敏感區和動植物生境的佔用。對受項目直接影響、間接影響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實施移栽或就地保護。施工時對表土進行剝離並單獨堆存回用,施工結束後及時進行生態修復。設置野生動物臨時救護場所,開工前開展野生動植物全面詳細調查,針對新發現保護物種採取保護措施。強化工程景觀設計,減輕對風景名勝區景觀的不利影響。(4)其他:項目實施還將産生廢水、揚塵、固廢、噪聲等,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不利影響。主要保護措施:採取防治揚塵、噪聲的措施,按規定妥善處置廢水、棄渣、生活垃圾以及危險廢物。 公眾參與:建設單位依法開展了公眾參與。 相關部門意見:(1)水利部以辦規計〔2025〕164號文件明確,項目建設符合《大清河流域綜合規劃》要求。(2)北京市房山區發展改革委以京房山發改(審)〔2025〕65號文件批復項目可研。(3)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以京綠景核〔2025〕1號文件原則同意石花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工程選址方案,北京市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處復函同意該項目在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範圍內開展建設活動。 |
010-65645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