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業務工作 > 宣傳教育 > 公眾參與

積極促進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2008-04-16

2008-04-16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劉友賓

 

    十七大報告在論述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時,首次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報告高屋建瓴,賦予了環境保護豐富的社會人文內涵,標誌著環境保護成為黨和國家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做好新時期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指明瞭方向。環境宣教工作要站在建設生態文明的新高度,進一步提高認識,創新實踐,加大力度,講求效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良好的思想輿論氛圍。

  一、 充分認識做好環境宣傳教育的重要意義

環保靠宣教起家,還要靠宣教發展。宣傳教育對提高全民環境意識、促進環保事業、建設生態文明發揮著先導、基礎、保障和監督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1、環境宣教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的重要手段。人類社會告別原始愚昧以後,歷經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既體驗了工業文明帶來的社會快速發展的愉悅,也飽受了工業文明帶來的環境危機之痛楚,開始了對文明發展歷程的深沉思索。十七大報告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既是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對人類文明發展未來的美好展望。建設生態文明,宣傳要先行。報告強調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環境意識是檢驗公民素質高低的重要尺度,環境保護是新時期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內容。當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事件時有發生,全民環境意識亟待提高。只有生態文明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才會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環境宣教傳播環保法律法規,普及環保科學知識,培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觀,肩負著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歷史重任。

2、環境宣教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力量。十七大報告把“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列為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首要問題,強調要“堅持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十七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首次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總綱的重要內容。環境保護已經擺上了黨和國家重要議事日程,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緊迫任務。報告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並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和諧社會應當堅持的主要原則之一,賦予新時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榮辱觀以鮮明的生態文明時代特徵。環境宣教以傳播生態文明為己任,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力軍。

3、環境宣教是推進歷史性轉變的重要保障。溫家寶總理在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上指出,做好新時期的環保工作,關鍵是要加快實現“三個轉變”,即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並重,從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保護環境是全民族的事業。推進歷史性轉變、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只有加強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努力提升全民環境倫理道德水準,自覺約束自身環境行為,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紮實推進歷史性轉變,生態文明才能從宏偉藍圖變為生動的現實。

  二、 準確把握新時期環境宣教的任務和要求

1、新聞宣傳是新時期環境宣教的首要任務。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新聞宣傳是先導,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對建設生態文明至關重要。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宣傳工作的內容、重點在不斷調整,宣傳的形式和手段也在逐步變化。計劃經濟時期的宣傳模式越來越不適應新時期宣傳工作的需要。在政府宣傳工作的總體佈局中,新聞宣傳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為新時期宣傳工作的首要任務。新聞宣傳投入少,影響大,是建立陽光政府、保障公眾知情權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傳播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改革開放以來,新聞理念在變化,媒體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我們必須轉變那種簡單的行政命令式的新聞管理觀念,由管理向管理與服務並重,寓管理于服務之中,要尊重新聞特點,研究新聞規律,加強新聞策劃與引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促進環境新聞由簡單的曝光模式向深層報道和輿論監督與引導並重轉變。

2、各級黨政領導和企業負責人是新時期環境宣教的重點對象。建設生態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和奮鬥。開展全民環境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要把階段性任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環保系統的宣傳工作要找準定位,圍繞中心工作,突出重點,區分輕重緩急,有所為有所不為。十一五期間,污染防治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減排是中心工作,兩項約束性指標是政府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環境宣教工作要在環保主戰場上建功立業。污染企業是減排工作的主體,各級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要對轄區環境品質負總責。宣傳教育工作要集中力量,加大對各級黨政領導和企業負責人的宣傳力度,以宣傳教育的方式為推進污染防治、實現減排目標、完成十一五環保規劃做出貢獻。

3、提高全民環境道德素質是新時期環境宣教的核心內容。環境道德是生態文明的重要意識形態,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實踐證明,僅僅熟悉環保法律法規,掌握環保科技知識,如果缺乏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生態文明的道德觀,就難以形成保護環境的內在動力。隨著環保事業的發展,環境宣教已經從最初的環保部門&&發動號召,到今天逐步形成了環境宣傳社會化的大格局,宣傳、教育、出版、科技、法律等許多部門都在按照職責分工從事環境宣教工作,環保部門的宣教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從一般性的宣傳向深層次宣傳轉變,從普及法律法規、普及科學知識向進一步形成生態文明的價值觀、道德觀轉變,通過紮實的宣傳教育,讓人們自覺自願地履行保護環境的責任和義務,真正將環境保護基本國策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和每個個人,讓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4、開展環境形勢與政策宣傳是新時期環境宣教的經常工作。生態文明,重在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付出了較大的資源環境代價。環境問題是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也要在發展中解決。中國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擺到重要戰略位置,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致力於環境問題的解決,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有的同志以極端的而非理性的、破壞的而非建設的、落後的而非符合時代發展方向的心理,片面看待中國環境問題的成因、現狀和未來,少數文章和報道一味怨天尤人,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甚至編造數據,危言聳聽,瀰漫著中國環境悲觀論的氛圍,甚至為中國環境威脅論提供了素材。環境宣傳要經常化、制度化,大力宣傳中國政府在解決環境問題中表現出的決心和信心,宣傳國家環保政策和取得的成效,統一思想,振奮士氣,鼓舞精神,引導人們用發展的、辯證的、歷史的、建設性的眼光客觀看待中國的環境形勢,以必勝的信心共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5、加強行政能力建設是新時期環境宣教的當務之急。建設生態文明,政府是主導,要牢牢掌握在全社會傳播生態文明觀念的主動權。《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要求“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並指出“保護環境是全民族的事業,環境宣傳教育是實現國家環境保護意志的重要方式”。近年來,環境宣傳教育工作取得較大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行列。另一方面,由於歷史原因,目前環境宣教政府力量非常薄弱,對全國環境宣教的規劃、指導、管理、支援嚴重不足,導致政事不分,一些地方甚至有事無政,各自為政,環境宣教處於放任自流狀態。環境宣教規範化、制度化建設嚴重滯後。一些宣傳活動檔次不高,內容偏離甚至違背中心工作。一些單位和個人甚至打著從事宣教的旗號招搖撞騙。加強環境宣教,當務之急是加強行政能力建設,通過強化宣教行政力量,發揮政府環境宣教主渠道、主幹線、主陣地的引領示範作用,帶動環境宣教社會化的健康發展。

6、促進公眾參與是新時期環境宣教的奮鬥目標。建設生態文明,公眾是基礎。只有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加入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偉大實踐的行列,生態文明之花才能在全社會蓬勃開放。“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意識”,一直是環境宣教工作者的座右銘。加強環境教育是手段,提高環境意識是過程,促進公眾參與則既是檢驗我們工作成效的尺度,也是我們工作的目標。我們不僅要通過宣傳教育讓公眾做環境保護的同情者,更要通過宣傳教育讓他們成為環境保護的積極參與者。公眾的環境意識一旦覺醒,他們就會煥發出投身環境保護實踐的巨大熱情。如果我們缺乏相應的精神準備和制度建設,就很可能措手不及,會挫傷公眾的熱情,他們甚至會與我們分道揚鑣,不僅不是環保事業的同盟者,反而成為我們的對立面。當前,各種社會思潮活躍,特別是環保NGO勢頭強勁,人們對環境問題有相同的熱情,卻同時對環境現狀、成因和對策也有著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認識,要積極引導,探索公眾參與的有效機制,促進公眾依法、理性、有序、有效參與,使公眾成為推進環保事業的積極力量。

  三、 開拓進取,紮實推進新時期環境宣教工作

1、開展理論探討,深刻領會生態文明的內涵。組織生態文明、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論研討和徵文活動,推出一批理論文章,深入挖掘生態文明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豐富內涵 。聯繫社會科學界專家學者,組織編寫生態文明通俗理論讀物,加強理論武裝工作,提升環境宣傳的理論水準。

2、完善新聞發佈制度,加強輿論引導。建立輿情收集與分析、新聞例會、口徑會商、定期發佈等制度。加強新聞宣傳策劃,加大正面典型宣傳力度。適時組織記者外出新聞採訪。建立系統新聞發佈與快速反應協調機制,加強對環保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輿論監督和輿論引導。

3、打造品牌活動,擴大環保社會影響 。今後一個時期,要圍繞環保歷史性轉變和污染減排開展宣傳活動 。以六五世界環境日為載體,組織策劃高水準宣傳活動。積極引導、支援社會各界開展以環保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

4、協調社會各方,形成環境宣教合力。協調宣傳、教育等部門成立環境宣教指導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成立環境宣傳專家委員會 。徵集環境義務宣傳員。設計社會表彰的新平臺。探索政府與環保NGO合作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

5、製作系列宣傳品,唱響環保主旋律 。組織編寫環境宣傳提綱、環境保護形勢與政策問答、全民環境教育讀本,徵集環保公益廣告 、宣傳畫 、音像製品、標語口號。有計劃設計推出一批重點環保宣傳品,作好宣傳品推介工作。

6、加強調查研究,增強工作有效性 。組織開展中國環境教育現狀、中國環保NGO現狀、中國環境新聞現狀等課題調查研究,分析新情況,提出新辦法。 組織開展全民環境意識研究與調查 ,組織編寫中國環境教育年度報告。加強對地方環境宣教現狀的調查,及時總結交流經驗。

7、開展國際交流,拓展宣傳視野 。加強對外交流,借鑒國外在環境新聞發佈、環保NGO管理、環境教育、公眾參與機制、環境宣傳品設計等方面的成功做法。當前,特別要積極了解、借鑒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環境教育立法、環保公眾參與以及公眾環境道德教育方面的有益經驗。

8、推進全民環境教育試點,加強分類指導。根據不同的宣傳教育對象,分別選擇有代表性的城市、農村、學校、企業有的放矢地開展全民環境教育試點,總結經驗,全面推進。建立環保公眾參與、環境教育、環境新聞理論基地,對全民環境教育試點工作及時進行理論總結和實踐指導。

9、加強隊伍建設,夯實宣教基礎。總結實踐經驗,開展環境宣傳學研究,不斷深化對環境宣教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的認識,避免宣教工作的隨意性、盲目性、被動性,體現政策導向性、綜合協調性、動態時效性,加強培訓與交流,打造一支能説會寫有思想善協調的高水準環境宣教專業隊伍。

 

轉載自2008年第4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