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綜合規劃與政策典型案例 | 自由貿易試驗區㉔:煙臺化學工業園為“雙碳”目標貢獻園區智慧

2022-12-06

2022-12-06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指導各地深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編制實施生態環境重要規劃,推進生態環境領域重大改革、重點工程和重要政策,開展相關重大專項工作,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成果,涌現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現選編,供有關部門、地方在工作中借鑒。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後,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通過創新化工工藝設計、推廣清潔能源、實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項目等措施,推動化工園區節能減排,實現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
  創新工藝技術設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秉承原料綠色化、過程綠色化、産品綠色化原則,在化學産品設計、製造和應用過程中,採用創新工藝,提高原子經濟性,減少“三廢”(工業污染源産生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有害物。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化學)創新性氯化氫(HCl)催化氧化技術實現了異氰酸酯生産過程中“氯”由開環消耗變為閉環迴圈,採用世界首創的非貴金屬催化劑及流化床工藝,在較溫和條件下催化處理後直接轉化,精製獲得高純氯氣産品。通過HCl迴圈技術,每年可減少30萬噸鹽酸産生,相比傳統的離子膜電解工藝每年節電14億度,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9萬噸。
  擴大清潔能源使用比重,發展太陽能和廢熱回收
  太陽能方面,萬華化學與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華能(海陽)光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在山東省煙臺海陽市辛安鎮規劃開發的漁光互補型光伏電站項目。該項目裝機容量600兆瓦,年上網電量7億千瓦時,等量置換減少煤炭28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70余萬噸。該項目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優勢,採用漁光互補模式,在蝦蟹養殖場上建設光伏電站,既可以為蝦蟹生長提供更好的環境,又能節能減排,實現“水上發電,水下養殖”“一地兩用”的雙贏,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價值與使用效率,打造現代海洋經濟升級版。項目所産生的電力匯入城市電力系統,用於萬華煙臺工業園降低煤炭消耗,助力萬華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廢熱回收利用方面,萬華化學和江蘇河海集團攜手,創新性地將多種節能技術耦合在一起,把生産裝置中各種廢熱進行回收再利用,為萬華工業園生産供應高品位熱能,促進能量更高效率的利用。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可實現節約煤炭約260萬噸,打造全球化工行業節能減排示範項目。
  引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項目,創造全新經濟效益
  碳回收方面,落戶了由煙臺冰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營運的膠東地區首個15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項目,主要建設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裝置及相關配套輔助設施,年産液體二氧化碳15萬噸,旨在打造輻射膠東半島以及濰坊、淄博等地的液體二氧化碳核心供應基地。該項目捕集提純化工企業生産過程中排空的二氧化碳,利用吸附和低溫精餾提純相結合的技術製成高純度液體二氧化碳,具有工藝先進、産品品質優、凈化度高、“三廢”排放少等優點。液化後的高純度二氧化碳可用於電子、焊接、食品、煙草、化工原料生産等行業,該項目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還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供稿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