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44) | 四川極度瀕危植物峨眉擬單性木蘭拯救保護

2023-05-22

2023-05-22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峨眉擬單性木蘭(Parakmeria omeiensis)為木蘭科擬單性木蘭屬的高大常綠喬木,成樹可達20—25米。為峨眉山特有種,分佈于峨眉山風景區海拔1100—1550米的常綠闊葉林帶,個體數量不到100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也是我國亟待拯救保護的12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之一。峨眉擬單性木蘭不僅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也是一種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峨眉擬單性木蘭等極小種群的拯救與保護工作已走在國內前列,並得到了國際同行的充分認可。一是掌握了人工授粉關鍵技術,建立了一套峨眉擬單性木蘭人工繁育技術體系,成功解決了自然條件下傳粉難、種子萌發難與成苗難三大技術難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使個體數量從不到100株增加到目前的3200株,有效遏制了該物種的瀕危趨勢。二是為成都市植物園、昆明植物園、武漢植物園、西安植物園等13家植物園共提供390株峨眉擬單性木蘭幼苗,使該瀕危物種的種植範圍從我國西南擴展到我國東南部、中部、西北部等地區,在峨眉山以外的地區得到了推廣種植。三是探索出了一套峨眉擬單性木蘭野外種植及回歸監測技術,2016—2021年共野外回歸800株,恢復和重建回歸點5個,森林覆蓋面積達200畝,回歸苗的成活率達到95%以上,修復和重建了野外種群。
野外採種
  峨眉擬單性木蘭的拯救保護為我國其他瀕危物種保護提供了經驗:在進行瀕危植物的人工繁殖時,儘量採用有性繁殖以增加後代的遺傳多樣性,從而提高對環境的適應性;實施多點保存的遷地保護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瀕危物種因自然災害而滅絕的風險;野外回歸工作量大、監測任務重,通過調動當地居民參與這項工作,使監測工作能長期持續下去;採用多種保護形式,即將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相結合,同時結合物種回歸和恢復, 能有效提高保護工作的成功率。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