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60) | 江蘇建興高速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建設

2024-05-27 來源:自然生態保護司

2024-05-27 來源:自然生態保護司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江蘇水系發達、河湖眾多,鳥類多樣性十分豐富。目前,全省調查記錄到鳥種20目68科35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79種。興化市位於江蘇省中部生態保護價值最高、生態産品最豐富的裏下河平原地區,建興高速興化段全長約39公里,其線路走向恰好位於興化市生態系統保存完好的區域。

  建興高速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位於建興高速興化段,通過億像素高清錄影機,結合人工智慧物種識別、物聯網等技術和設備,建成了集鳥類觀測與識別、噪聲環境監測、數據整合、直觀展示于一體的鳥類觀測站,可以實時獲取鳥類的活動資訊,記錄實時視頻畫面、種類、數量、分佈等數據。自觀測站正式運作至今,累計觀測到鳥類約220000隻次,攝像頭穩定識別鳥類30余種,包括白琵鷺(Platalea leucorodia)、鳳頭麥雞(Vanellus vanellus)等珍稀瀕危鳥類,為評估新建線性工程的生態影響提供定量數據。在千垛西服務區建設了生物多樣性(鳥類)展示廳,通過鳥類標本、圖片、音頻、視頻、互動小遊戲等方式展示鳥類相關科普知識和觀測站成果,在培養公眾愛鳥護鳥意識、普及生態文明知識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動態識別畫面
  觀測站的建設體現了江蘇省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創新舉措:一是黨建引領,推進生態環境與交通部門深入合作。以“先鋒綠源通”黨建為抓手,生態環境部門與交通部門提前謀劃,共同部署,同時與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緊密溝通,並引入專業第三方團隊,通過簽訂四方協議的形式,創新建立合作機制,合理節約建設運營成本,實現生態環境領域與交通領域的綠色協同發展;二是科技賦能,助力生物多樣性觀測體系建設。使用1.5億像素高清錄影機,結合剩餘4個點位的高清遠攝錄影機,做到觀測角度全覆蓋,確保重點區域不留觀測死角。同時創新使用了具有國內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鳥類AI識別模型,實現鳥類關鍵特徵的線上識別和鳥類物種、數量、空間分佈等數據的同步記錄和展示;三是指標科學,監測內容頻次全面合理。除了鳥類多樣性觀測指標外,還設置了噪聲、植被變化情況等環境因子指標,為高速公路環境影響評價提供類比數據;四是營造氛圍,強化綠色高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宣傳。結合泰州市生物多樣性“泰美麗”品牌,設置綠色高速展廳宣教展臺,集中展示綠色高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
  建興高速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是生物多樣性監測網路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對於摸清區域生物多樣性“家底”具有重要意義,為支撐生物多樣性持續性觀測與示範應用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