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65) | 雲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 打造科普宣教新生態圈

2024-05-28 來源:自然生態司

2024-05-28 來源:自然生態司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雲南將COP15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起點,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雲南樣本。雲南通過開展“數字技術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實踐成果—打造科普宣教新生態圈”的研究,探索網際網路+、AI+、物聯網、元宇宙、數字融媒等數字化技術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應用,打造以雲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為代表的綠色數字博物館、“多樣星球”創新融媒IP等科普教育生態圈。

  “雲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是面向全球打造的集生物多樣性公眾教育、科技成果交流展示、數據共用于一體的平臺。平臺利用網際網路優勢,建立了面向全球的雲南省生物多樣性的宣傳窗口,為展示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提供了平臺和路徑。博物館上線1年來,超過23萬人次入館瀏覽和體驗,館內展項總瀏覽量超過1,000萬次,各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VR特色分館瀏覽體驗超10萬人次,是雲南省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重要宣教平臺。
虛擬動物館
  “多樣星球”融媒IP開發了以生物物種為主題的互動科普遊戲,寓教于樂,增強科普教育沉浸式互動體驗。聚焦“生物多樣性系列精品影像”優質內容生産,以更豐富全面的內容呈現雲南省豐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聚焦中國旗艦物種和珍稀瀕危動植物,拍攝了“極小種群”精彩集錦視頻。“多樣星球”融媒IP欄目全網播放量超7.5億次,榮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優秀網路視聽作品、短視頻、欄目、産業等17項國家榮譽獎項,2022年獲選全國廣電媒體融合新品牌,2023年榮獲中央網信辦正能量融媒欄目。
  雲南省依託“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等生物資源優勢,積極進行科普宣教和數字創意産業運營相結合,以數字化賦能,致力於展示雲南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講好美麗中國雲南故事。開創性建設數字博物館、融媒IP,探索出數字化背景下的生物多樣性創新科普宣傳新模式,為各級自然保護地開展生物多樣性數字化科普宣教提供了綠色化、專業化、節約化的綠色建館示範。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