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72) | 廣西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蘭科保護

2024-06-19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4-06-19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為推動落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提升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加快推動“昆蒙框架”的目標落地,近期生態環境部又推出19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實踐成果,進一步展現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宣傳各地典型經驗做法,樹立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先進典範。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廣西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蘭科保護。
  廣西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雅長保護區)地處廣西百色市樂業縣境內,是我國唯一以蘭科植物命名並以其為重點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2.21萬公頃,位於雲貴高原接壤廣西丘陵的山原地區,隸屬於北熱帶與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在亞熱帶季風氣候、雲貴高原和南嶺濕暖氣候的不斷交匯下,形成了獨特的地方性氣候和水熱條件。
  近年來,雅長保護區認真貫徹“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可持續利用”的建設方針,採取了多種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取得了多項成果。蘭科植物由自然保護區成立之初的44屬115種增加到現在的64屬174種。大型真菌由保護區成立之初的82屬182種增加到現在的265屬670種。苔蘚植物共計460種,廣西新記錄2科9屬98種,中國新記錄種7種。
尖囊蝴蝶蘭(Phalaenopsis braceana)
  雅長保護區堅持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推進遺傳資源可持續利用。在蘭科植物資源保育方面:一是建設蘭花繁育中心組培樓,繁育出蘭科植物50余種,年産苗200萬株;二是建設蘭科植物種質資源庫,有原生地野生蘭科植物60種,另收集保存了自然保護區內外超過100種蘭科植物;三是加大科研監測力度,開展植物資源調查,發現全球植物新種7種,其中蘭科植物5種;四是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長期科研共建關係。在自然保護區管護方面:一是制定森林資源管護制度,明確主管部門與巡護人員工作職責,為保護森林資源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建設防護體系,實行重點管理,對交通要道、火險等級高、容易發生盜砍盜伐的地段和19片野生蘭花密集分佈區實行重點監控,嚴防死守,確保生態資源安全;三是積極幫扶,推進社區共建,扶持自然保護區轄區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鐵皮石斛、油茶等林下經濟,引導和扶持自然保護區群眾開展生態家園建設。
  雅長保護區在加強蘭科就地保護的同時,積極開展了野外蘭科植物的本地調查,不斷加強轄區管理,探索形成林下産業,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增加當地民眾的收入,為特有物種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了借鑒經驗。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