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重慶市有關部門建築垃圾失管失察 一些地方違規傾倒問題突出

2024-06-06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2024-06-06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4年5月,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重慶市發現,重慶市一些地方建築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專項規劃缺失,建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滯後,資源化利用推進不力,違規傾倒問題突出。

  一、基本情況
  重慶市建築垃圾産生量大,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對建築垃圾管理底數不清,處置利用場所規劃建設和運作管理不到位,行業發展無序,違規處置問題突出。
  二、主要問題
  一是行業管理缺位。督察發現,重慶市41個區縣(含開發區)中,有36個未制定建築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工作長期無規可依。雖然制定了《重慶市中心城區建築垃圾治理專項規劃(2021—2035年)》,但落實不到位,明確至2023年應新增的16個建築垃圾處理重點實施項目,截至督察進駐時有3個項目未開工建設,9個項目仍處於前期籌劃階段。重慶市有關部門底數不清,先後3次向督察組提供全市建築垃圾産生、處置情況,數據前後不一、臺賬混亂。督察發現,軌道交通15號線3標段項目部違反施工期不設棄渣場要求,在渝北區玉峰山鎮雙井村臨時用地,擅自設置工程棄渣場,且未建設攔渣壩、防洪溝槽等設施。
圖1  2024年3月16日,調查發現,軌道交通15號線3標段項目部擅自設置工程棄渣場
  二是分揀缺失難以資源化利用。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相關部門應建立建築垃圾全過程管理制度,規範建築垃圾産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行為,推進綜合利用。督察發現,重慶市一些地方建築垃圾未採取前端分揀措施,資源化利用項目推進緩慢,綜合利用難以實現。規劃于2022年新增的跳蹬裝修垃圾分選項目、界石建築垃圾綜合利用項目還處於規劃和選址階段。原定於2021年建成投運的主城區裝修裝飾廢棄物填埋場一期項目,截至督察進駐時仍未投運。
  圖2  2024年5月21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原定於2021年建成投運的主城區裝修裝飾廢棄物填埋場一期項目仍未投運
  部分已建成項目長期低負荷運作。據統計,重慶市已建成建築垃圾年處理能力995.7萬噸,但2023年實際處理量僅329萬噸,佔總處理能力的33%。重慶環衛集團渝北、南岸兩個建築垃圾消納場設計年處理能力共140萬噸,2015年建成投運後,共處理建築垃圾約55萬噸,年均運作負荷不足10%。北碚區重慶循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年處理能力67.5萬噸,2020—2023年平均處理量為17.2萬噸,年均運作負荷25.5%。
  圖3  2024年5月16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南岸建築垃圾消納場設計年處理能力60萬噸,2015年5月建成投用,共處理建築垃圾僅約25萬噸
  三是違規傾倒生態破壞問題突出。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立棄置場受納建築垃圾,不得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築垃圾。督察發現,重慶市一些地方違規處置和傾倒建築垃圾問題突出,嚴重破壞生態環境。2021年以來,全市共巡查發現建築垃圾“黑渣場”132個、違規傾倒點2071個。督察進駐後已收到涉建築垃圾傾倒信訪舉報99件,群眾反映強烈。現場督察發現,涪陵區在開展礦山生態修復過程中,將約110萬立方米未經分揀的建築垃圾混合填埋到王芳採石場礦坑中,且未建設防滲、排水、擋墻等設施,現場污水橫流,存在較大環境風險。南岸區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建設項目上塝灣消納場未按要求建設擋墻、排水等設施,超範圍實施渣土填埋,破壞林地3.8畝、園地1.9畝。
  圖4  2024年5月15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涪陵區將約110萬立方米未經分揀的建築垃圾混合填埋到王芳採石場礦坑中
  巴南區重慶普乾建材有限公司未辦理相關手續,擅自設置建築垃圾消納點,現場分揀物料和壓濾泥渣隨意堆存,未採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圖5  2024年5月17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重慶普乾建材有限公司未辦理相關手續,擅自設置建築垃圾消納點
  三、原因分析
  重慶市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對建築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建築垃圾處置工作推進不力,監管缺位,建築垃圾長期得不到有效處置。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