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寧夏回族自治區發現,中衛市部分區域礦山開採破壞生態問題時有發生,生態修復不嚴不實。
一、基本情況
中衛市石灰岩等礦産資源分佈集中,現有礦山企業以中小型為主,個別區域礦産資源開採生態保護不到位,生態修復效果較差。加強礦山生態保護和修復,對於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要問題
一是礦山開採侵佔草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規定,進行礦藏開採應當不佔或者少佔草原,確需使用草原的,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同意;臨時佔用草原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督察發現,位於中衛市天景山礦區的明巨電石公司2016年辦理南段電石水泥灰岩礦採礦許可證,開採過程中大面積佔用草原,其中205畝一直未辦理草原徵佔用手續。另外,該公司礦山投産以來,陸續在礦區範圍外建設辦公區、生産廠房,設置物料、廢渣堆放場所,侵佔草原共約90畝。對於上述違法行為,當地林草部門一直未依法處理,造成違法佔用草原行為長期存在。
圖1 2025年2月20日,督察組暗查發現,明巨電石公司在礦區範圍外設置物料、廢渣堆放場所等,侵佔草原共約90畝。
二是佔用沙地草地破壞植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防沙治沙條例》明確,應將防沙治沙工程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措施的實施納入開發建設項目。位於黃河一級支流清水河兩岸的國溢鐵路道砟公司2018年取得採礦許可證,開採山石。督察發現,該公司在用地許可範圍外侵佔中度沙化土地7畝、其他草地134畝,用於建設堆渣場、成品料場等,且未採取防沙治沙措施,對植被造成破壞。2021年停産後,該公司未嚴格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要求開展清理平整、覆土植綠,大量廢渣、成品料等露天堆放,大量渣石堆存在採坑內。當地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監管缺位,直至督察組暗查發現相關問題後,才督促該公司全面開展生態修復治理。
圖2 2025年2月21日,督察組暗查發現,國溢鐵路道砟公司佔用中度沙化土地、其他草地,露天堆放廢渣、成品料。
三是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不嚴不實。中衛市沙坡頭區于2022年組織實施礦區生態修復治理,一些採礦企業修復治理工程通過了驗收,但修復治理的實際效果有差距。督察發現,劉崗井華安灰石礦等7座礦山仍然在礦區範圍外違法佔地堆放廢渣土和成品石料,對天然植被造成破壞,僅劉崗井華安灰石礦就非法佔地200余畝,造成的生態破壞一直未修復到位;天景山天主峰灰石礦等3座礦山高陡邊坡坡底仍堆積大量碎石,渣石、廢土依山體堆放,6個近百米長的渣石坡尚未完成修復;炯耀工貿公司天景山建築用石料礦、玉奇灰石廢料加工廠天景山灰石礦生態修復治理工程未採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邊坡、渣堆上隨處可見雨水衝溝,3處已治理邊坡再次出現垮塌。
圖3 2025年2月21日,督察組暗查發現,天景山天主峰灰石礦等3座礦山渣石、廢土依山體隨意堆放,6個近百米長的渣石坡尚未完成修復。
三、原因分析
中衛市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力度不夠,相關部門對侵佔草原等違法行為監管缺位,對礦山生態修復放鬆要求,有關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侵佔草原、沙地等生態破壞問題持續存在。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