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能源局發佈了3項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陸上氣田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方法學》(以下簡稱“方法學”)是其中之一。
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分批次發佈多項方法學,具有覆蓋行業領域廣、溫室氣體種類多、結合國情推出“中國創新”等特點。《陸上氣田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方法學》就是一項有明顯“中國創新”特點的方法學。
參與這項方法學編制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安全副總監朱進、工程師周微(以下簡稱方法學編制人)向記者介紹,目前,全球範圍內尚未建立起針對試氣放噴氣回收項目的市場化減排激勵機制和政策支援體系。國際自願碳減排標準體系(如核證碳標準、黃金標準等)現有的油氣行業方法學中,均未包含專門針對試氣放噴氣回收的核算方法。
“相比之下,此次編制的《陸上氣田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方法學》具有開創性意義。”周微説。
減少天然氣燃燒,強化回收利用實現節能降碳
中國環境報:發佈這項方法學的背景是什麼?對促進溫室氣體減排有什麼意義?
方法學編制人:試氣放噴是指在天然氣井試氣過程中的無阻放噴測試,是氣田開發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
由於放噴初期含有大量的壓裂砂與返排液,産出的天然氣氣量波動大,試氣放噴氣直接進入採氣管網會對管網造成極大的損壞,因此試氣放噴氣不能直接進入採氣管網,而是在放噴池進行燃燒,導致産生二氧化碳排放。而通過回收這部分原本在放噴池直接燃燒的試氣放噴氣,形成可以給用戶使用的天然氣産品,進而減少用戶使用新開採的天然氣,可以減少燃燒新開採天然氣時産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一定程度上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同時降低氣田開發對環境的影響。
這一方法學鼓勵將試氣放噴氣回收後用於生産管輸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等,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提供支援。
此外,方法學的應用將促使油氣企業改進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技術,可以帶動油氣行業在溫室氣體減排和資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技術升級。
目前,不同地區氣田的地質條件、井型、開發壓力以及氣質等關鍵因素差異較大,不同氣田試氣放噴氣回收項目需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設計。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採用相關技術進行試氣放噴氣的回收。但整體來看,這類技術仍處於發展初期階段,部分企業由於技術、成本等因素,尚未全面開展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工作。
未來,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技術將朝著更加綠色低碳化、智慧化和小型化的方向發展。一方面,更加注重提升技術裝備適應性,降低投資成本。另一方面,通過綠色低碳化技術整合以及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提高回收系統的穩定性、自動化水準以及回收效率。
三類氣井適用,煤層氣井不適用
中國環境報:哪些項目可以申請陸上氣田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項目?哪些類型的不可以申請?
方法學編制人:本方法學的減排機理是將原本燃燒的試氣放噴氣處理成可利用的産品,通過輸送系統外銷,避免項目區域內的其他天然氣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在符合法律法規要求、行業發展政策的前提下,使用本方法學的項目須滿足方法學中規定的適用條件。
第一,方法學適用於常規天然氣井、頁巖氣井和緻密氣井的試氣放噴階段,不包括煤層氣井的試氣放噴階段。為什麼煤層氣井的試氣放噴階段不滿足方法學申請條件?因為煤層氣試氣放噴的核心是“控壓排液、緩慢見氣”,工藝上以排水設備為主、放噴為輔,與其他類型的天然氣井在放噴目的、流體特徵上存在差異,因此本方法學不適用於煤層氣井。
此外要注意,在計算減排量時,方法學對可計入減排量的回收時間進行了規定,常規天然氣井回收時間不超過7天,頁巖氣井和緻密氣井回收時間不超過21天。
這是考慮到,在實際生産過程中,不能根據單一的標準對放噴階段進行判斷。各井口因為類別(頁巖氣、緻密氣、常規氣)、鑽井深度、井形(水準井、直立井)、地層壓力、儲層特點、所在區域等差異,使得放噴階段的判斷標準均不一致。試氣放噴的原則是將壓裂進入地層的液體、砂等儘量排空,使産出天然氣達到管輸要求。天然氣儲層物性決定放噴難度、週期。因此基於生産實際普遍放噴時間及保守性原則,對試氣放噴階段的時間進行了規定,以確保各項目按照統一標準理解試氣放噴階段的定義內涵。
第二,將試氣放噴氣回收處理成管輸天然氣、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産品。
第三,項目監測數據應與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聯網,減排量産生於項目相關監測數據聯網(完成聯網試運作)之後。
第四,項目應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符合行業發展政策。
項目缺乏經濟吸引力,免予額外性論證支援規模化發展
中國環境報:本方法學的額外性為什麼免予論證?
方法學編制人:對符合本方法學適用條件的項目進行免予額外性論證,主要基於以下3個方面的考量。
一是不同地區氣田的地質條件、井型、開發壓力以及氣質等關鍵因素差異較大,開展試氣放噴氣回收項目所需的設備需要針對不同氣田具體情況定制相應設備,導致直接投資較大。
二是由於試氣放噴階段時間短,回收裝置需搬遷到不同井口開展回收處理工作,且含大量的砂、酸及返排液等對回收設備損耗大。相較于其他項目而言,設備搬遷費用、維修費用較高,導致這類項目要實現經濟性存在障礙。經調研,已開展的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項目全投資內部收益率均低於行業基準收益率,不具備經濟性。
三是受試氣放噴氣特點的制約,回收氣量具有一定上限,因此無法通過規模化開展該項目來提升該類項目的收益率。
由此可見,符合本方法學適用性的項目普遍難以達到行業內投資預期,缺乏經濟吸引力。在沒有額外激勵措施的情況下,項目業主大多不會主動開展此類項目。因此,適用於本方法學的自願減排項目額外性免予論證。以期通過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支援此類項目由産業發展初期向規模化發展順利過渡。
明確監測、審定與核查要求,保障數據品質和可信度
中國環境報:項目減排量是如何計算的?項目壽命期限如何確定?
方法學編制人:項目減排量為基準線排放量與項目排放量之差。其中,基準線排放量為項目回收利用的陸上氣田試氣放噴氣在井場放噴池直接燃燒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但由於在凈化系統、壓縮天然氣(CNG)生産裝置、液化天然氣(LNG)生産裝置、天然氣增壓裝置處存在泄漏及損耗,並且陸上氣田試氣放噴氣直接燃燒排放的熱值、單位熱值含碳量等數據在實際情況下無法直接獲取,因此基於保守性原則和可操作性原則,使用回收産品燃燒産生的二氧化碳量作為項目基準線排放量。同時,依據最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6.4條機制下方法學的設計思路,項目基準線排放量按所屬行業適合本方法學適用條件的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率進行扣減。
項目的排放量由凈化系統、CNG生産裝置、LNG生産裝置、天然氣增壓裝置消耗的化石燃料或電量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輸送系統因輸送回收産品至門站、工廠所産生的排放量組成。
項目壽命期限的開始時間應為整個項目區域內第一口井實施試氣放噴氣回收開始。項目壽命期限的結束時間為項目區域內最後一口井實施試氣放噴氣回收結束。項目計入期為可申請項目減排量登記的時間期限,項目減排量的産生時間開始,最長不超過10年。
中國環境報:監測時有哪些要求?數據品質如何保障?
方法學編制人:方法學主要通過以下方式保障數據品質和可信度:一是明確項目業主應遵循項目設計階段確定的數據監測程式與方法要求,制定詳細的監測計劃,並明確需聯網的數據及聯網要求;二是明確電能表、流量計、溫度計量儀、壓力計量儀等計量裝置的檢定或校準要求和數據準確度控制與校正要求;三是明確數據管理與歸檔要求,確保數據管理規範、可追溯;四是明確審定與核查環節對於數據品質的審定與核查要點,包括參數取值來源、計量裝置的安裝、數據異常處理等。
若項目邊界內涉及5個以下(含)井口,審定與核查機構應對所有井口開展現場走訪;若項目邊界內井口總數超過5個,應按照本方法學中的抽樣方案進行抽樣,並按照抽樣結果赴現場進行走訪,其中至少包含一個正在開展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的現場。若抽取的井口存在不符合審定與核查要點的情形,則審定與核查機構應加倍擴大抽樣量,如果擴大抽樣仍然存在不符合情形,則繼續加倍擴大抽樣量,直至抽取全部樣本。審定與核查機構通過查看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聯網監測數據,交叉核對核算報告中計算的減排量,按照保守原則取值。
來源 | 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