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直播訪談

全文實錄丨中共中央宣傳部就“踐行兩山理論 建設美麗中國”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2021-09-29

2021-09-29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中共中央宣傳部于2021年9月29日(星期三)下午2時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生態環境系統黨員代表圍繞“踐行兩山理論 建設美麗中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見面會現場

中共中央宣傳部對外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

  中共中央宣傳部對外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外記者見面會。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是黨中央對人民群眾作出的一項莊嚴承諾,也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切身期盼。今天的見面會我們就請到了五位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的優秀黨員代表,請他們圍繞“踐行兩山理論 建設美麗中國”這一主題和大家進行見面交流。

  我先逐一介紹一下他們,他們是: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雲婷女士;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重污染天氣應對處處長張昊龍先生;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二級巡視員、應急準備處處長劉相梅女士;浙江省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桐鄉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偉平先生;四川省涼山州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黨支部書記伍華先生。

  下面,先請五位代表逐一作一個自我介紹。首先有請李雲婷女士。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雲婷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雲婷:大家好,我叫李雲婷,來自於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一直從事空氣品質監測和預報的一線技術工作,是一名來自基層的共産黨員。2013年開始,為了對標新的國家空氣品質標準,我和我的團隊逐步建設完善了能夠科學真實反映大氣環境狀況的北京市PM2.5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網路,搭建了一套整合先進技術和團隊豐富經驗的空氣品質分析預測系統,還鍛鍊出一支發揮科技引領作用,敢吃苦、能擔當環保鐵軍。我們手握環境監測數據“指揮棒”,懷揣污染成因“定位器”,頭戴預知未來空氣品質的“望遠鏡”,這些年持續為北京市大氣環境的評價考核、環保監管、污染治理和應急減排工作提供科學技術支撐。我們一直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把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重要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推進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已經提前超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2020年PM2.5年均濃度進一步降低,達到了38微克/立方米。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塊展板,這個展板從上到下記錄了從2013年到2020年北京市每一天的PM2.5空氣品質,顏色越深,表明空氣品質越差,顏色越淺越綠,空氣品質就越好。大家能夠看到,經過這麼多年持續努力,PM2.5污染天數越來越少、污染程度越來越輕,優良天數越來越多。像這樣的藍天白雲,現在在北京已經是非常常見了,市民朋友的藍天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在顯著增強。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生活環境越來越舒適、越來越宜人。謝謝大家。

  邢慧娜:謝謝雲婷。下面,有請張昊龍先生作介紹。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重污染天氣應對處處長張昊龍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重污染天氣應對處處長張昊龍:大家好,我叫張昊龍,于200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我來自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重污染天氣應對處,是一名比較年輕的環保“老兵”。我從2005年開始從事生態環境工作,到現在已經有16年了,目前主要負責的工作是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我想大家應該都聽説過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比如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這些區域的空氣品質改善,都是我的工作範疇。我的另一項工作任務和在座的每一位都息息相關,就是應對重污染天氣,也就是減少霧霾。這些年,我們建立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管理制度,並且首次提出了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思路,這些工作有力推動了污染減排,在治污減排的同時也鼓勵了先進企業,達到了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效果。

  我想,空氣品質改善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人民群眾對藍天的幸福感也在不斷增強。我認為,每一個從事生態環境事業的環保人心中都有一份理想、一份情懷,就是建設美麗中國。我想我們每一個環保人都會堅守自己的初心使命,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

  邢慧娜:謝謝張處。下面,有請劉相梅女士。

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二級巡視員、應急準備處處長劉相梅

  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二級巡視員、應急準備處處長劉相梅:大家好,我是劉相梅,來自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一直從事環境應急和執法工作。我有幸在1994年大學期間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在讀研究生期間,我就設想自己能夠成為一名環保工作者,2002年博士畢業後,我順利進入了國家環保總局。我記得當時人們的環保意識和保護環境的能力沒有像現在這麼強,我和同事們經常要明查暗訪,很多時候要驅車幾千公里,時不時要連夜趕赴突發環境事件現場,像黃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大型流域執法行動,重污染天氣督查,我和同事們都是穿梭在污染企業中。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淇河污染事件、義馬爆炸事故,連續100多天的新冠肺炎疫情調度協調都是我們的工作戰場。回首工作20年來,有近一半的時間都是出差在外的。工作20年,我也切身見證了生態文明從認識到實踐的深刻變化,天藍了、地綠了、水清了,老百姓更幸福了,但是我深知,這背後是很多環保人面向污染的逆行出征,為的是身後給大家留下綠水青山。我為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邢慧娜:下面,有請姚偉平先生作介紹。

浙江省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桐鄉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偉平

  浙江省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桐鄉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偉平:大家好,我叫姚偉平。我于199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來自“兩山”理念發源地、南湖紅船起航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桐鄉更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舉辦地,我現在擔任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桐鄉分局黨組書記、局長。

  桐鄉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魚米之鄉,更是一個工業強市。全市有固定污染源10250家,我局執法監管隊員33人,相當於每一名執法隊員要監管310家單位。真的可以説力量有限,任務和責任無限。我帶領團隊為解決跨界環境糾紛,連續90天駐廠巡查,為推進行業整治,我們連續83次召開協調會議,為建成污泥處置項目跑遍周邊500公里範圍內的所有處置項目。作為一名基層環保局長,我的崗位職責就是要打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最後一公里”,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準,有效破解基層人少、事多,執法與服務監管工作不到位、不全面的問題。所以,我們借助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強勁的東風,帶領團隊在“數字環保”改革上大膽探索,先後完成了全國、浙江省多個數字化改革試點項目。今天,我現場給大家帶來的是這幾年數字化改革的成果之一,也就是企業排污許可“身份碼”,該碼主要挂在企業大門口,用於對外進行資訊公開,隨時接受群眾監督,同時也是體現壓實主體責任——“持證守法”的一項工作表現。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也走出了一條生態環境治理數字化轉型道路。下一步,我們將為建設好美麗桐鄉,勇當開路先鋒。謝謝大家!

  邢慧娜:謝謝。下面,有請伍華先生作介紹。

四川省涼山州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黨支部書記伍華

  四川省涼山州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黨支部書記伍華:大家好,我叫伍華,是四川省涼山州生態環境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黨支部書記。我家的門前有條江,它的名字叫做金沙江,我家的屋後有座山,它的名字叫做大涼山,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四川省三大重點林區之一,也是全國“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和“中國水電第一州”,生態區位十分重要。“CCTV2017年度法治人物”組委會在給我的頒獎詞中寫道:“為了心中的山水,你選擇了翱翔,像一個戰士,用法的武器,與污濁較量;像一位醫者,以澄澈之心,療治那片土地的傷痛”。而我是一位彝人,八百里涼山的藍天白雲、高山峽谷、江河湖海、森林原野、浩瀚星空和美麗的月城西昌……都在我的眼裏、心裏和夢裏,我生來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義務和使命去堅守、建設和美化我們的綠色家園。我們恰逢大時代,身處大舞臺,當有“精毫血墨骨作硯,青山綠水書宏卷”的豪情壯志和環保情懷,同心向黨、奔赴遠方,建設美麗中國有我。謝謝。

  邢慧娜:謝謝五位代表的介紹。通過介紹,大家對五位代表的事跡都有了基本的了解。現在大家可以開始提問,提問前請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中心記者提問

  總臺央視新聞中心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號召全體中國共産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我想請問各位代表,在您從事生態環保工作的職業生涯中,提到初心和使命,您最先想到的是哪個時刻呢?

  李雲婷: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想先談一點我的感想。作為環境監測技術人員,我覺得我的初心就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我的使命就是對監測數據負責任,能夠真實科學地反映環境狀況。説到一個時刻,我首先想到的實際上是每年12月31日到下一年1月1日這兩天,年底和年初是我們對上一年度空氣品質進行盤點以及開啟下一年度工作的重要時刻。這麼多年下來,空氣品質數據的變化一直牽動著我的神經,早年間的濃度跌宕起伏的時候,我感覺非常緊張,這些年優良天數屢創新高,我也感到非常欣慰和滿足。作為環保人,有很多在一線的環保工作者,他們每天都在為了每一微克的改善,日夜奮戰在治污減排、監測執法的第一線。剛才我也提到了,北京市從2013年到現在空氣品質改善非常明顯,2013年的PM2.5年均值接近90微克/立方米,到2020年已經改善到3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所佔的比例在2013年不到50%,到2020年這個比例上升到75%。這麼多年下來,每一年的年終盤點對於我們環保人來講都是風雨之後見彩虹,感受都是非常幸福的。轉過頭來展望新的一年,展望未來,我們看到空氣品質距離公眾的嚮往、距離國家的空氣品質標準還有差距,空氣品質改善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所以對我們環保人來説,還要繼續展望前方。有一句詩講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我覺得這就表述了我們在新一年的一個期望。謝謝。

  張昊龍:我接著雲婷的繼續説一下,因為她剛才説的,我也感同身受。對於每一個從事大氣環境治理的工作者而言,我想每一個元旦都是既緊張又興奮的時刻,有兩個元旦在我心目中記憶猶新,一個是2018年1月1日的淩晨,另一個是2021年1月1日的淩晨,這兩個日子分別是大氣十條和藍天保衛戰任務完成的最後一天、最後一小時空氣品質數據出來的時刻。這兩個數據出來以後,我們知道大氣十條任務圓滿完成了,藍天保衛戰任務也圓滿完成了。這一刻,我們認為這麼多日日夜夜的辛苦沒有辜負,我們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任務,我們沒有辜負人民群眾的期盼。我想,如果説初心使命的話,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一名奮戰在藍天保衛戰一線的共産黨員,我的初心使命就是滿足人民群眾對藍天白雲、對良好空氣品質的嚮往。所以我覺得,當這兩個數據出來的時候,我沒有辜負我的初心使命,並且這更加堅定了我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信念,以及完成下一階段空氣品質改善任務的信心和決心。謝謝。

  伍華:我最先想到的時刻,既不是日常工作中經歷急難險重的感人時刻,更不是職業生涯中接受鮮花掌聲的時刻,那是一個讓人觸目驚心、至今難忘又發人深省的時刻。我的家鄉涼山州冕寧縣的牦牛坪稀土礦是我國第二大、四川第一大輕稀土資源基地。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我第一次走進牦牛坪稀土礦區時,被這片四川“淘金”之地的開採稀土熱潮給震驚了,舉目望去,漫山遍野全是礦洞,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一度成為無序開採的典型代表。那一刻,我立志投身於環保事業的星星之火被點燃了,我毅然決然改行報考冕寧縣環保局,保護家鄉的綠水青山。

  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有關部門和企業共同努力,我和同事們執著堅守,冕寧牦牛坪稀土礦山終於進入了國家綠色礦山庫,礦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可謂“青山綠水帶笑顏”。

  這也讓我更加堅定地認識到我的初心和使命,讓藍天常在、青山常綠、碧水常流,建設生態涼山,為美麗中國守護好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為創造屬於我們黨和人民的偉大綠色發展奇跡奮鬥終身。謝謝。

  劉相梅:我也想説一下我對初心和使命的體會。我認為,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到最好,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就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談起首先想到的時刻,我覺得和這場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大家也都感同身受,因為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各位記者朋友們現在不得不戴著口罩,而我想起的時刻就是2020年的春節,大年三十淩晨4點多的電話鈴聲,是我的值班同事打來的,説有一個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急件需要處理,我和同事急忙趕到辦公室來辦理文件,其後就開始組建全國疫情防控調度聯絡群,一忙就是好幾個小時,錯過了與家人的團圓飯。但當時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忙碌一直持續了100多天。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很多環保人都是急國家之急、應人民之需,主動站在了戰鬥前沿,面對醫療廢物急速增長好幾倍的嚴峻形勢,生態環境部的部領導遠端指導湖北和武漢,快速增加應急處置能力,全國生態環境系統50萬人次投入到這場戰鬥中,百分之百收集、轉運、處理醫療廢物、醫療污水,我想這就是生態環保人踐行初心和使命的縮影。謝謝。

  姚偉平:提到初心和使命,我最先想到的時刻就是“烏鎮藍”。昨天,2021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剛剛閉幕,這是我們桐鄉第八次承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可以這麼説,八年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環境綜合保障工作與網際網路大會一樣,一年比一年更精彩。每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召開時,烏鎮蔚藍的天空給來自世界各國的嘉賓和記者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份“福利”早已融入到全市廣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我的朋友圈經常有人在曬桐鄉的藍天白雲,外地朋友一片羨慕。

  第二個直觀的印象就是水更清了。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實行河長制,嘉興和桐鄉的河長制工作一直走在浙江的前列,桐鄉有2350條河道,在2012年我們已經實現了市、鎮、村三級河長制全覆蓋。無論是市長、鎮長還是村長,人人都是河長,每個人都有一條包乾的河道,巡河、尋找問題、解決問題,這已經成為我們全市黨員幹部的“家常便飯”。習近平總書記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努力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嚮往,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謝謝大家。

  邢慧娜:提到初心和使命,大家都有很多話講。下面,請大家繼續提問。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請問張昊龍先生,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對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殷切期盼,請問作為一位80後黨員,您是如何在生態環保工作中踐行中國青年的使命擔當的?您想對正在從事和有志於從事生態環保工作的青年説些什麼?謝謝。

  張昊龍:謝謝您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工作作出了多次指示,最近一次9月1日在中央黨校中青幹部班的開班式上,總書記又對青年工作作出了最新指示,他指出,年輕幹部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並且他還囑託青年幹部要努力成為可堪大用、可擔重任的棟樑之材,不要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我覺得總書記對我們真的是殷殷囑託,給所有年輕人都指出了今後前進的道路。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産黨員,我想,要踐行初心使命大概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不怕困難,勇挑重擔。剛才回答上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前面幾位同事都或多或少提到了環保人對家庭都是有一些愧疚的,我們總是有一個重要的擔子,就是怎麼樣去權衡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係。確實,這是我們每一個環保人身上都肩負的一副重擔,我也一樣,我們從事的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可以説隨時都在待命,因為重污染天氣什麼時候來,我們決定不了,它也不管你是不是節假日、是不是雙休日,天氣不好了,我們就得去備戰。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們家的兩個孩子對我的存在感幾乎是沒有,已經習慣了我的“神出鬼沒”。現在我的小兒子五歲,看到外面天不好的,非常隨意説一句“爸爸今天又回不來了”。但是我想也正是因為我們有無數的環保人挑起了這副擔子,無私付出,也有無數的家庭在背後默默支援,我們才能夠取得現在空氣品質的改善、生態環境的改善。所以我們回到家中,腰板兒還是挺硬的,畢竟藍天白雲就是一份最好答卷,也是給家人無私付出的一種最好回報。

  第二,勇於創新,攻堅克難。這也是從我的工作出發,我們現在應對重污染有一個非常好的政策叫績效分級,我們給所有的行業、每個企業進行評級,鼓勵好的企業去發展,相對治理比較差的企業多采取一些減排措施。但是這項政策在剛開始執行的時候,很多行業協會都不支援,認為我們只要執行國家的排放標準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再給我們設一個新的指標,還要讓我們重新定級,採取更多的措施,都很不理解。我們在創新這個政策的時候,正好適逢疫情。在疫情期間開了60多次視頻會,跟30多家行業協會、200多家龍頭企業逐一溝通,去給他們講解我們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也聽取他們的困難,爭取他們的意見,也吸納了很多他們的建議,最後我們的政策順利實施,也得到了行業內的大力支援。從實際效果上來看,這項政策確實鼓勵了企業的先進行為,並且也給一些後進企業成長空間,知道怎麼去努力,努力方向是什麼。現在來看,也受到了廣大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支援,效果還是不錯的。

  第三,動真碰硬,實幹篤行。我從事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有沒有效果,重污染天氣消減沒消減,政策制定的科學不科學是一方面,措施落實沒落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是否落實了,哪沒有落實,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在哪兒,我想坐在辦公室裏是解決不了的。所以我的同事們經常跟我開玩笑説“你不管三伏天還是三九天,上能爬煙囪、下能鑽地溝”,我有時候也比較軸,我在企業一耗就能耗10多個小時,不把這個問題耗出來我也不罷休。有一次,我們想發現儲油庫的相關問題,要在每天最熱的時候去爬儲罐,10天爬了70多個儲罐,最後確實把問題都找全了,也為我們下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方法。我想,正是因為這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後有幾句話跟青年黨員們共勉,我覺得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我想我們每一個從事生態環境工作的共産黨員,都應該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磨刀石,為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提問

  海報新聞記者:姚偉平局長,您剛才提到桐鄉實現了生態環境治理數字化轉型,生態環境品質和老百姓的獲得感不斷提升。請問,促使桐鄉走“數字環保”改革路子的初衷是什麼?進展如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謝謝。

  姚偉平:謝謝你的提問。2018年以來,我們開始探索如何用數字化手段不斷提升環境的監管效率,改善環境品質。我們作為全省排污許可證證後執法的改革縣,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建成了“數字環保”系統,形成了環境監管非現場執法“雲模式”,並且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舉辦期間正式進行了發佈,這也標誌著浙江省排污許可證證後執法監管數字化改革的一個標誌性成果。“數字環保”到底發揮了哪些作用呢?“數字環保”主要是形成了系統的、科學的評價體系,來自62項指標的考核,無論是對區域性考核還是對企業工況考核,進行“賦分量化、分級管控”,通過這個體系,有效壓實了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産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三個必須”主體責任。

  我們在落實管發展必須管環保方面,主要是通過鎮街道“五色風險圖”評價體系,也就是前面説的“數字環保”評價體系,有效壓實了各鎮街道問題發現、紅線管控、綠色發展指標等主體責任。我們在落實管生産必須管環保方面,主要是通過企業“五色生態碼”評價體系,壓實企業問題整改、及時報告、持證守法主體責任。我們在落實管行業必須管環保方面,主要是通過智慧預警和報警以及數字執法、線上服務等功能,突出和強化監管執法與服務並重的工作理念。大家都知道,在沿海地區颱風比較多,颱風期間“數字環保”系統可以及時調閱所有涉污企業的數據監控,進行數據分析、隱患排查、問題研判,及時發出有效資訊和預警資訊給涉污企業,確保環境安全。

  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有健康碼,我們的企業也有個“健康碼”,這個“健康碼”就是企業排污許可身份碼。前面我簡單作了介紹,這個身份碼也是我們數字改革成果的內容,這個碼主要挂在涉污企業的大門口,用於企業的資訊公開和群眾監督。大家可以通過現場掃碼,就可以知道這個企業的基本情況,比如項目審批情況,治理設施、線上監控是否正常,以及工況運營等相關資訊,一掃就可以做到“一碼了然”。當然,發現問題也可以通過大門口的二維碼進行“碼上投訴”和“碼上舉報”。我想這也是近幾年數字化改革當中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持證守法最基本的表現。

  下一步,我們還將對系統進行迭代升級,進一步提升數字化的改革成果和監管效率。謝謝大家。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我的問題想提給劉相梅女士,您在環境應急執法崗位工作了近20年的時間,我們知道這是非常急難險重的崗位,想請問您在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什麼樣的危險和挑戰?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您又是怎樣堅持下來的?謝謝。

  劉相梅: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從事環境執法和應急工作,尤其是應急工作具有它自己的特點,具有時空的不確定性、行動的緊迫性和條件的有限性,跟常規行政機關的工作還是有所不同的。給大家舉個例子,我記得2019年7月,當時中原大地是非常熱的,室外最高溫度接近40度,當時我帶隊執行大氣監督幫扶工作,一整天,晚上回到酒店的時候已經8點多鐘了。9點多鐘的時候,接到單位同事的電話,説200公里外有一個化工廠爆炸了,我當時作為應急處長,需要就近趕赴現場,我就隻身租車趕到現場,已經是深夜了,當時是漆黑的夜晚,現場也是刺鼻的氣味,污水橫流,這些污水流到哪了還不知道。我當時跟當地的同志一一排查,直到找到源頭並督促當地截住所有污水外排的通道,已經是天光大亮了,鞋子和褲子都已經濕透。這是我們從事應急工作的一個場景,類似的事情還是很多的,連夜趕路、爬山過河、頂風冒雪,哪有需要我們就會在哪。吃不上飯、睡不好覺,泥一身、水一身,這樣的事情還是常有的。

  您剛才提到了工作20年怎麼堅持的,作為一名女性,我覺得跟很多女同志是一樣的,既要對事業負起責任來,也承擔著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我記得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是需要考慮處理好國事和家事之間的關係,有時候也存在一定的矛盾。記得孩子小的時候,由於經常出差,想念媽媽的兒子跟我出主意説,如果再安排您出差,你就先偷偷溜走,等派別人了您再回去。我覺得十多年前接到老父親病重的電話時,當時我在事件現場已經20多天,在這個過程中,我一方面確實對家人心存愧疚,但我也特別幸運,有理解我的家人、親戚和朋友,我的愛人主動承擔起很多的家庭瑣事,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也都過來幫忙,而我也盡可能地去照顧生病的老人,為青春期的孩子做好生活保障。其實我覺得,大家的想法都是很樸素的,工作上的事是最要緊的,在國事面前,家事都是小事。每個和諧的家庭,也組成了我們整個安康穩定的祖國大家庭。謝謝。

  伍華:説得真好。作為男同志,我也不禁産生共鳴,想説幾句。剛才劉相梅同志的講述,讓我在感佩、感慨的同時又感同身受。我們基層環境執法人員通常是環境執法、環境應急、環保督察等工作職責“一肩挑”,可以説每個人身上都有彰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環保故事。

  此時此刻,我的腦海裏浮現出過往的一張張畫面,當面對依法查封企業被企業方阻攔,要我為一天損失500萬擔責時,我選擇了動真碰硬、迎難而上;當面對涉嫌違法企業的業主及其“保護傘”不斷施壓、利誘甚至威脅時,我選擇了清正廉潔、違法必究;當面對現場勘驗突發環境事件,黃磷車罐體突然發生爆炸,與死神擦肩而過30秒時,我選擇了義無反顧、無怨無悔。而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當年5歲的女兒埋怨我的單位領導,經常緊急通知兩地分居休假在家的我加班加點、應急處置或是出差辦案時,只要聽到電話鈴聲一響,無論她在玩什麼,馬上丟掉玩具,慌忙跑來告訴我“爸爸爸爸,快點快點,你關掉手機鑽進被窩裏,他們就找不到你了”。可是每次她都被媽媽要麼採用“強制抱離”,要麼施以“糖果誘惑”,要麼咱們夫妻倆配合上演一齣“調娃離山”之戲,我才能金蟬脫殼。如今11歲的女兒,面對同樣的情形時,她會一邊邁著方步鄭重其事地對我説“環保尚未成功,爸爸仍需努力”,一邊牽著小弟的手,一邊回到房間玩耍,掩護我悄然離開。這些既承載著酸甜與苦辣、委屈與艱辛、責任與擔當,又充滿著歡聲和笑語的事例,我就不再贅述了。但凡過往,皆為序章,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提問

  封面新聞記者:這個問題想問一下張昊龍處長,近年來我國的大氣環境品質是持續改善的,想請問一下,下一步大氣污染治理重點是什麼?“十四五”規劃綱要裏提出,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多大差距?如何順利實現?謝謝。

  張昊龍:謝謝您的提問,您問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們下一步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這也是“十四五”規劃綱要裏給我們下達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實際上這些年,我們部裏在對重污染天氣這項工作上下了非常大的力氣,成效也是非常顯著。“十三五”期間,全國重污染天氣天數的佔比數,從2015年2.8%下降到1.2%,下降幅度50%以上,還是非常有成效的。重點區域下降幅度更大,從5%佔比下降到1.9%,下降幅度超過60%,也是非常大的。以北京為例,剛才雲婷女士拿的小牌子,這上面大家能看到日曆,日曆上的紅點越來越少,我們能不能想像到2015年,北京市全年有多少個重污染天氣?將近60天,將近2個月的時間都是重污染天氣。但是到了2020年,北京還有多少?一年不到10天,應該是七八天的樣子。重污染天氣的消減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當然,現在想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有非常大的難度,我們也在積極努力。我如果沒記錯,應該是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21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意見》專門提出要制定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方案,我們現在也在積極研究怎麼去制定攻堅方案,把具體措施落實到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上。簡單説有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要科學設計目標,分類施策。我們應對重污染天氣最主要的目標還是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必須要根據不同區域的重污染天氣成因,分類指導、制定相應的指導性政策。有的地方是因為工業污染排放,我們就要在這個地方下大力氣去進行結構調整,有的地方可能是因為秸稈焚燒,就要更精確地指導怎麼綜合利用,怎麼樣去改變工作模式、工作習慣,還有的地方可能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比如沙塵影響,我們在設置目標、設置考核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去剔除這些非人為因素,所以我們力爭用5年的時間,把人為排放造成的重污染天氣基本消滅掉,我們要科學設定目標。

  第二方面,要抓源頭減排,從治本上下功夫。重污染天氣的成因,不利的氣象條件是誘因,主要還是因為大氣污染排放強度太大,超出環境容量。所以要想徹底消除重污染,最根本的還是要源頭減排,要在産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上去下大力氣調整。下一步,我們根據“三個協同”原則,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大氣污染物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當然還有空氣品質改善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做源頭治理。這是治本方面。

  第三方面,要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科學應對重污染天氣,從治標上也要下功夫。在應對的工作上,這幾年探索出一些非常好的經驗,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方面,是增強預測預報能力,能夠越早知道什麼時候重污染天氣要來了,我們就可以越早採取相應措施,也給一些企業有預期,能夠儘量減少對大家的影響。現在國家層面在預測預報這一塊,基本上能夠實現7-10天的空氣品質預測預報結果。下一步,我們還會進一步加強預報能力,一方面是能夠把時間再延長一點。另一方面,把準確度增加一些,這樣可以給我們的決策有更好的支撐。第二方面是怎麼去落實,我們制定了一個非常好的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措施,分行業、分類進行ABCD分級,對最好的企業、最優秀的企業,生産工藝也優秀、治理措施水準也優秀的企業,給予非常大的優惠和鼓勵政策,在地方政府預警期間儘量不要影響它們。相對來説治理措施比較差,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的企業,用倒逼的方式去鼓勵他們採取更多的措施,鼓勵他們去增加投入、增加環保治理設施,儘量向好的企業學習。一方面,能夠控制重污染天氣,一方面也能夠鼓勵先進、倒逼後進,促進整個全行業的全體轉型。我相信,通過這些努力,我們有能力完成“十四五”規劃給我們的目標。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提問

  紅星新聞記者:我的問題提給李雲婷。我們看到,近年來北京空氣品質明顯改善。想請問李主任,為了改善空氣品質環境監測工作進行了哪些創新?謝謝。

  李雲婷: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作為一名從事環境監測事業的技術人員,這麼多年我們一直在探索尋求找到新的方向和手段,大膽創新嘗試,發揮科技引領作用。大家都知道,北京市這些年的空氣污染治理已經逐漸轉向了精細化的方向,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北京這些年也做過很多嘗試。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一直親身參與的、北京市開展的、基於小型感測器高密度監測網路的整個實踐過程。我記得從2014年開始,我們開始接觸這種小型感測器,但當時我們對它的性能和應用場景都非常陌生。不過監測人員最擅長的就是解剖,我們當時是把所有拿到的設備拆到小螺絲級別,進行研究,並且設計了很多實驗來評估它們的性能。當時也做了很多技術上的創新,申請了發明專利。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後,2015年,我們就決定將高密度監測網路正式納入到北京市大氣環境監測體系中來。應該説,高密度監測網路在後來的工作中,成為精細化管理工作的主要技術擔當。

  首先,這套高密度監測網路幫助我們實現了從市一級到區一級再到街道(鄉鎮)一級的三級空氣品質點位部署。以往我們在北京市各區設立1-2個標準監測站,全市總數是二三十個左右。高密度監測網路,我們部署了1000多個小型感測器,對全市300多個街道(鄉鎮)實現了全覆蓋,能提供的空氣品質監測結果可以精確到公里級別。這個數據我們都是對街道(鄉鎮)開放的,基層環境管理人員能夠非常迅速地拿到第一手數據資料,使得環保責任下沉的效率和效果都獲得了很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高密度監測網路也給我們提供了海量數據,我們把這些數據跟氣象、地理資訊、污染源、社會大數據等相結合,建立了一套從污染結果追溯到污染成因的溯源體系。舉一個例子,我們通過這個體系能夠精準識別出北京本地排放的高值區,把它們暴露出來,為精準執法、靶向治污提供了很直接的依據。

  我們這套高密度監測體系在國際上也是比較領先的,聯合國環境署也邀請了我們在聯合國“科學-政策-商業”論壇上進行了主題發言,也向國際社會進行了我們的經驗介紹。應該説,我們借助高密度監測網路正式邁向了大數據時代。這些年,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建設更加精準、更加智慧的溯源體系,希望能夠為北京市大氣環境精細化管理持續發力,也希望能夠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貢獻我們技術人員的力量。謝謝。

北京青年報記者提問

  北京青年報記者:我的問題提給伍華,涼山地區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請問如何在環境執法過程中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作為一線工作者,在環境執法過程中,是否遇到過企業對執法有抵觸情緒,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您又是怎麼去處理的呢?謝謝。

  伍華: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雖然涼山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我們要發展,但我們堅決不要帶污染的GDP,而要清潔的、綠色的、高品質的GDP。具體到環境執法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堅持監管與服務並舉,優化執法方式,精準執法、科學執法、依法執法;另一方面我們堅持處罰與教育結合,分類執法,精準施策,查處一件、震懾一片、教育一類。在這當中,我們更是讓企業自覺認識到:生態環境部門依法實施環境行政處罰不是我們的目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允許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違法生産,這是對環境守法企業的不公平。為了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發生,我們必須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持續保持高壓執法監管的態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營造一個公平、公正、良好的營商環境。

  我愛我家鄉的山山水水,作為一名環境執法人,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我的分內職責。特別是通過黨史學習教育,也進一步堅定了我繼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決心。

  我為大家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事,為了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熱點投訴,我曾經帶領執法人員在涼山州一家排污大戶深入摸排和調查取證,並對企業實施行政處罰和教育後,這家企業投資2億元進行污染治理改造,並且每年向群眾舉辦“環保開放日活動”。隨著這些年來企業的環境守法意識越來越強烈,漸漸地企業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配合到配合,而且還實現了扭虧為盈,嘗到了甜頭。近年來,當我看到企業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清潔生産、環境友好”型企業等榮譽稱號的時候,我也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謝謝。

  邢慧娜:最後一個問題。

上游新聞記者提問

  上游新聞記者:在座的各位都是工作了十年以上的“老環保”,從自身崗位出發,您們認為這些年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哪些效果?對未來有什麼樣的期許?謝謝。

  李雲婷:我先説兩句。作為一名環境監測技術人員,我覺得這些年就好像我們有了三頭六臂、火眼金睛一樣,這首先得益於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得益於環境管理思路的不斷拓寬,得益於這一支能吃苦、敢啃硬骨頭的“環保鐵軍”的拼搏精神,也得益於環境資訊公開透明的程度越來越高。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年公眾的參與程度、環保意識和素養都有很明顯提升。我們單位是北京市環境教育基地,也是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單位。這些年主動申請來我們單位參觀的公眾越來越多,從80多歲的老人到幾歲的孩子都有,他們都非常積極地給我們建言獻策,希望能為北京的環保出一份力,這都讓我們覺得特別感動。環境保護是一項特別需要公眾參與的事業,所以我們也一直倡導“同呼吸、共責任、齊努力”。

  説到對未來的期待,我相信通過進一步完善監測體系,提升智慧環保比重,提升監測數據轉化利用的含金量。我相信,我們能夠為首都的高品質發展增添更多的綠水青山底色,為市民朋友們提供更多藍天白雲、繁星閃爍的優美生態環境。謝謝。

  張昊龍:回想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歷程,一直都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按照正確的治理方針路線,遵循科學規律,實事求是、循序漸進、持久發力。也正是因為這種方式,大氣品質才有了非常顯著的改善。我想在座各位,不管是生活在北京還是天津、石家莊等全國各個城市的,大家都應該有一個感受,就是我們的天確實是越來越好了,藍天白雲確實越來越多了,空氣品質一天一天在變好。我們這些年實施了很多的重大工程舉措,比如説電力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程等,這些工程都是世界矚目的,也正是因為這些工程的支援,我們的空氣品質才有了顯著的提升。

  如果説有什麼變化的話,我想,應該是近些年來我們對形勢的研判越來越精準、制定的政策措施越來越科學、遵循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擁有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技術也越來越豐富。可以這麼説,我覺得我們當前的大氣污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雖然我們現在距離世界發達國家和世衛組織的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距離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相信,隨著大家的共同努力,隨著我們認識的逐步提高、技術的不斷進步、政策的持續推行,久久為功,空氣品質一定還會越來越好。我也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實現人民群眾期盼的“常態藍”。謝謝。

  伍華:我來接著説。18年的生態環保工作生涯,讓我越來越深刻感受和認識到,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舉措,從根本上全面推動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歷史性轉變。總體而言,黨委政府要求高、人民群眾期盼大、産排污企業環境守法意識不斷增強,各地生態環境品質持續穩定和改善。具體來講,在執法崗位上,我感到四川的環保工作特別強調問題導向,把發現問題作為環保“第一能力”,始終堅持“四不兩直”方式;在解決問題上,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鐵心佈置、鐵面檢查、鐵腕執法”的“三鐵”要求;在執法手段上,進一步實現從人力執法到科技執法、從現場巡查到線上監控、從環保執法到綜合執法的三大提升。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生態環境執法永遠在路上。

  我對未來的期待有兩點:第一點,對生態環保事業的期待。凝聚環保力量,踐行鐵軍精神,建設美麗中國。第二點,對未來的我和環保鐵軍戰友們的期待和共勉,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謝謝。

  姚偉平:這個問題我也説一下。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指引著我們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土凈的良好人居環境。我感覺到變化的方式和內容有很多。

  首先,是生態環保鐵軍隊伍,他們甘當人民群眾的守護人,用他們的辛苦指數換來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也正因為有了這麼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隊伍,使我們的環境品質得到了改善。老百姓的獲得感、參與度、認知度進一步得到了提升。就像我們市這三年來,在全省生態滿意度排名連續提升40位。

  第二個轉變,現在的生態環境保護已經形成了多部門協同共治的態勢。包括浙江、嘉興和桐鄉,還有一大批民間河長、民間聞臭師活躍在基層治理的第一線。

  第三個改變,現在的環境監管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從過去的“人工管”到現在的“數字管”,也就是説讓“數字跑”代替了“人工跑”。我們的“數字環保”指揮大廳已經成為了全市環境決策部署的超級大腦。

  我想,未來在“兩山”理念的實踐中,我們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努力實現藍天常在、綠水長流、魚翔淺底、繁星閃爍的美麗中國。謝謝大家。

  劉相梅:這個話題我也有很多體會。工作20年來,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大企業去過,小企業也看過,跟政府、部門、企業、老百姓也經常交流和溝通,這麼多年,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生態環境的變化體現在方方面面。一個就是從直觀上,前面幾位同志也介紹了,原來四處冒煙的場景現在是越來越少了,污水橫流的場面也不多見了,原來各種刺鼻的氣味也不容易找到了。從我們的工作內容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原來強調污染的末端治理,到現在系統推進綠色生産生活,生態環境保護向各領域、各環節深入推進。

  在數字上也有很多變化,我們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一減再減”,而我們的環境品質“一提再提”,由違法排污導致的突發環境事件的數量也是持續減少的,反映到最終老百姓的口碑上,從原來不太知道環保是幹什麼的,到現在舉手為我們點讚,更多的人加入到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大軍中。我覺得這些變化都是在悄然發生的,但是也確實來之不易。説到未來,作為一名應急人,我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無急可應、無線需守,底線思維能夠普遍建立,環境風險可知可控,依法科學精準應急得到彰顯。

  今年也是建黨百年,再過一天也迎來建黨百年後的第一個國慶,時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交匯之際,我也有幸參加建黨百年慶典活動。慶典結束之後,我寫下“環保鐵軍,戰甲鏗鏘,馬嘶劍寒,無畏征程”這樣的體會。我相信,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建設好“美麗中國”,守護好“中國美麗”。謝謝大家。

  邢慧娜:感謝五位代表的分享。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目標,人民群眾期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我相信,這份期待也是五位代表日日夜夜付出的最大動力。守護好我們世代生活的美好家園是我們的一份歷史責任,為了這份責任,他們和他們的家庭都犧牲很多,我們能夠體會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感受到了家的甜蜜和溫馨。

  在見面會的最後,我們也希望他們為了大家繼續努力,也祝願他們的小家更加幸福美滿。今天的見面會就到這兒。謝謝五位代表,也謝謝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再見!

  文字來源:中國網

  圖片來源:中國發佈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