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直播訪談

全文實錄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新聞發佈會

2021-10-20

2021-10-20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10月15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閉幕。COP15大會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分別致辭,並回答記者提問。發佈會由《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新聞官大衛·安斯沃斯線上上主持。以下是發佈會全文實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圖
  主持人:在昆明的大家,晚上好!線上上的各位早上好!下午好!歡迎來到COP15第一階段閉幕的記者會,今天的記者會象徵著COP15第一階段的結束。非常榮幸邀請到COP15大會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閣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女士。首先由主席閣下致辭,再由執行秘書致辭,之後是開放問答環節。先是在昆明的媒體,再是線上媒體提問,今天的議程非常滿,首先邀請黃潤秋閣下致辭。現在把時間交給您!
COP15大會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
  黃潤秋: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歡迎各位參加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的新聞發佈會。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自《生物多樣性公約》簽署實施以來,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在穩步推進,國際合作也在不斷深化。但總的來看,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仍然面臨嚴峻的形勢,公約保護、利用和惠益分享三大目標仍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國際社會也期待COP15像氣候變化領域的巴黎峰會一樣,成為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的一個關鍵性的節點,期待大會推動達成兼具雄心又務實平衡的“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從而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進程。
  10月11日,在各方的廣泛關注和期待下,COP15第一階段會議拉開了帷幕,我本人非常榮幸地從埃及環境部長亞斯敏·福阿德手中接過了大會主席的接力棒。在過去五天的時間裏,在公約秘書處、中國政府和各締約方的共同努力下,COP15第一階段會議計劃的所有任務均圓滿完成。我們完成了大會的一般性議程,舉行了COP15高級別會議,包括領導人峰會和部長級會議,舉辦了生態文明論壇,日程安排緊湊,討論卓有成效。高級別會議通過了《昆明宣言》,生態文明論壇發佈了“共建全球生態文明,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倡議,為將於明年召開的第二階段會議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凝聚了廣泛的共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説COP15第一階段會議是兼具雄心和務實、緊張高效的會議。
  作為COP15的東道國和主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中國克服各方面的困難,為COP15第一階段會議的圓滿順利召開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再次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下面我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主持人:非常感謝主席閣下。現在有請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女士致辭!
《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
  伊麗莎白·穆雷瑪:部長閣下,媒體朋友們,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會議剛剛落下帷幕,很高興在這裡見到大家。
  在過去五天裏,來自各國的與會代表不辭辛苦地工作,他們身處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時區,讓自己適應這種21世紀特有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會議討論方式。
  第一階段會議成果推動了公約的發展。《生物多樣性公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名古屋議定書》締約方通過了2022年公約過渡整合預算。締約方聽取了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不限成員名額工作組聯合主席的工作報告,隨後,在高級別會議上,各締約方對《昆明宣言》表示支援,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承諾。
  會議結束後,我感到很樂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我們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的主席國,在黃潤秋部長閣下的領導下,我們本次締約方大會取得了巨大成功。我非常期待未來幾年我們之間的合作。
  我非常感謝雲南省人民和昆明市市民。雲南省和昆明市已經成為了生態文明的象徵。我們來自全球各地,齊聚昆明,也提醒了我們自己有責任要保護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我很快就要離開昆明瞭,但很高興在我離開的時候,知道國際社會已經做出了政治承諾,帶領大家走上生物多樣性恢復之路。
  就像我剛剛在大會閉幕詞裏説的,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我們應當為地球為我們的歷史寫下新的篇章。但這也要求我們政府各方面和社會各方面要攜手行動,有共同的願景。
  2022年1月,我們將在日內瓦繼續生物多樣性公約附屬機構和不限成員名額工作組會議,討論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全球框架。我們必須繼續砥礪前行,解決主要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確保這是一個足夠雄心勃勃的框架,讓我們能夠通過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首要幾個因素,實現我們的目標和願景。我呼籲締約方在接下來的談判會議中,兌現各自在高級別會議上做出的承諾。也感謝英國政府剛剛發表的聲明,支援我們制定2020後框架的工作。我們也希望全球環境基金,作為各個公約和議定書的籌資機構,能夠確保下一個階段生物多樣性的繁榮發展。所以讓我們共同努力,確保我們的雄心壯志在金融、商業、衛生以及其他領域都能夠得到體現。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創建一個機制,確保我們走在實現目標的正確道路上,以最終實現2025年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同願景。我相信我們會各盡其力,帶著願景與勇氣參與有建設性的討論,最終通過一個大膽的、有包容性的、有野心的新框架,這個框架將推動我們,加強執行力度,融匯各方行動,加快轉型速度,以實現2030和2050目標。
  我還要説的是,應對生物多樣性危機,我們必須與應對氣候危機一道並肩作戰。我們的使命與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二十六次締約方會議一致,我們要傳遞的資訊也是一致的。為了確保人民能夠享受平等的、可持續的福祉,我們必須解決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這兩個雙胞危機,解決這兩個危機應當受到多方的共同支援。我們無法單獨解決其中任何一個問題,要麼就兩個一起解決,要麼我們一個都解決不了。我就説到這兒,期待大家的提問。
《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新聞官大衛·安斯沃斯
  主持人:謝謝執行秘書女士,現在進入到問答的環節!
  總臺央視記者:習近平主席在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了非常重要的講話,請問黃部長,作為COP15的主席,您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對於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治理有什麼重要的意義。謝謝。
  黃潤秋: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習近平主席在COP15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我作為COP15的主席,對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在諸多方面有深刻的體會。
  首先,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COP15的籌備工作。習近平主席親自推動各方面支援COP15的順利舉辦,在重大的雙多邊外交活動中多次發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和“昆明之約”。在本次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全面闡釋了中國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主張和行動,對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認為,這個意義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提出了三個“地球家園”的願景,也就是要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經濟與環境協同共進的地球家園、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我認為這三個“地球家園”的願景,將自然生態與經濟發展、人類福祉有機融合在一起,深刻闡釋了本次大會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是高度契合的,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指明瞭方向。習近平主席還引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再次提醒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人類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道路。人類必須改變傳統的大量生産、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産模式和消費模式,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要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出,不僅為中國平衡和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協同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國際社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解決好發展中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第二,習近平主席面對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的諸多困難和挑戰,首次提出了“人類高品質發展”這一命題和“開啟人類高品質發展新征程”的四點主張。人類高品質發展是很重要的理念,關於開啟人類高品質發展新征程的四點主張,與習近平主席上個月在76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是相呼應的,指明瞭人類高品質發展的路徑。我相信這將引領全球發展邁向更加平衡、協調、包容的新階段。人類高品質發展應該是也必須是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的發展,是綠色低碳的發展,是人民福祉和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的發展,也是國際治理體系更加公平合理的發展。我相信,這四點主張也為國際社會應對當前的困難和挑戰提供了中國的方案。
  我對習近平主席發表的講話還有一個體會,就是中國宣佈了務實而有力度的東道國舉措,展示了中國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臺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雄心和行動。我相信中國的東道國舉措將會有力的引導各方調動更多的資源,採取更加務實的措施,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這裡,我還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國將出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這也是習近平主席在他的講話中所提到的,其中就包括協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實際上,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兩者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可以減緩全球的升溫,可以降低由於極端天氣增多、氣象及自然災害頻發所帶來的生態系統退化和物種滅絕風險。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提升生態系統的品質和穩定性,也有助於從整體上改善生態環境品質,增加碳匯功能,減緩氣候變化,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新華社記者:我的問題提給黃部長。COP15第一階段會議順利閉幕,我想請問一下會議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什麼樣的特色?
  黃潤秋:非常感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
  首先,我想介紹一下。締約方大會是《生物多樣性公約》最高的議事和決策機制,每兩年舉辦一次。大家知道,2010年在日本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次會議也就是COP10上,制訂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2020年目標,簡稱“愛知目標”。2020年,聯合國對“愛知目標”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20個愛知目標中只有6項目標部分達成,部分子目標甚至更加惡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這一次的COP15系統總結國際社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經驗,推動制訂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期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描繪新的藍圖,對於遏制並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峻形勢、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所以這次會議受到了全球的廣泛關注,也可以説是高度關注。
  我體會這次會議有四個特點。
  第一,會議的主題鮮明。當前我們正處在充滿困難和挑戰,也充滿希望的時代。人類正面臨來自諸如新冠肺炎疫情、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系統退化等一系列困難和挑戰。我們站在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十字路口。國際社會都希望以這次大會為起點,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局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會提出了“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樣一個鮮明的主題,我認為恰逢其時。這個主題得到了各締約方的廣泛認同,發出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強烈信號。
  第二,召開了峰會。在本次會議上,首次在高級別會議階段設置了領導人峰會,這也是公約歷史上最高規格的領導人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埃及總統塞西、土耳其總統埃而多安、法國總統馬克龍、哥斯大黎加總統阿爾瓦拉多、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佩、英國王儲查爾斯等九位締約方國家首腦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線上上出席峰會,併發表了視頻講話。同時,在部長級會議階段,97位部長級官員做了交流發言。這充分體現了各方對採取有力行動、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臺階的強烈政治願望和政治雄心。
  第三,形式獨特。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這次大會經歷了兩次改期,各締約方展現了召開會議的高度政治意願和期盼,同時又展現了開放、包容的務實理念,達成了分兩階段召開COP15的決定,第一階段會議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這是特殊時期所採取的特殊舉措。公約秘書處和大會主席團為線上線下召開第一階段會議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中國政府作為東道國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難,最終順利完成了第一階段會議的各項議程。可以説,這次會議的順利召開,有效增強了國際社會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凝聚力,更加堅定了國際社會共克時艱、阻止並逆轉全球生物多樣性下降趨勢的決心。
  另外,這次會議還體現了務實、節儉、綠色、低碳的理念。本次會議將綠色低碳貫穿了會議的全過程。在會場我們提供桶裝的飲用水和可回收的玻璃瓶礦泉水,鼓勵與會人員自帶水杯,儘量減少塑膠礦泉水瓶和一次性紙杯的使用。在酒店不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鼓勵嘉賓自帶洗漱用具。在交通保障上,全部採用了新能源汽車,有300多輛新能源汽車往返在酒店和會場之間,採用智慧化的調度,既節約資源又優化了大家的出行安排。同時,大會通過新建碳匯林等方式,將實現碳中和。
  總體而言,在過去的五天裏,各締約方代表與嘉賓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交流和磋商,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大會除了完成審議進展報告和臨時預算等COP大會的一般議程外,還有三方面的重要成果。
  第一,凝聚了廣泛的政治意願,形成了強大的政治推動力。習近平主席等9位國家元首和聯合國秘書長線上出席領導人峰會併發表講話,為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全球生態環境挑戰、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注入了強大信心和政治推動力。這將更加有力的引領和推動各方以最大的政治決心、最強的行動力度、最有利的保障條件深入對話、凝聚共識、務實合作,推動達成既具備雄心又平衡務實的“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促進生物多樣性恢復的主流化,進而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願景。
  第二,達成了《昆明宣言》。這是本次會議的標誌性成果。作為一個政治宣言,《昆明宣言》的達成為“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磋商提供了政治指引,體現了各國採取行動,扭轉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並確保最遲在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的決心和意願,將為全球環境治理注入新的動力。同時,生態文明論壇還發出了“共建全球生態文明、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倡議,對提升各方參與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願都將産生積極的影響。
  第三,中國提出了務實而有力度的東道國舉措,宣佈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習近平主席在領導人峰會上提出中國將出資15億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出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等一系列東道國舉措。尤其宣佈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進一步展示了中國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臺階的雄心和行動。我相信這些舉措將有力引導各方調動資源、務實行動,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拓寬各種資金的投入渠道,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更大的支援,共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進程。
  作為大會主席,我很期待本次大會結束以後,在公約秘書處的協調和支援下,各締約方攜手共同落實好大會的各項成果,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大家!
  ChinaDaily記者:剛才黃部長跟我們分享了COP15的成果,執行秘書女士,同樣的問題我也想請問您,謝謝。    
  伊麗莎白·穆雷瑪:非常感謝。首先,過去的一週我們取得了很多成就,為第二階段會議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在,我們有了一個非常清晰的路線圖。第二,在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佈成立了昆明基金,注入了2億3千萬美元,也鼓勵了更多資金的加入。此外,我們還舉辦了高級別會議,會議上所有的部長和發言人都認同,通過一個包容性的、雄心勃勃的、轉型性質的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框架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説,我們的重要成就是為通過一個雄心勃勃的框架做出了政治承諾。
  我們在聲明中看到,除了中國的貢獻之外,全球環境基金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已經做好準備,一旦框架通過,立刻就可以採取行動支援發展中國家。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從愛知目標中吸取的教訓之一就是:各國執行上一個戰略計劃和愛知目標的時間嚴重滯後。
  實際上,在過去的十年,雖然我們説是十年,但其實只有大概五年的時間,因為很多國家開始審閱、更新它們的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行動計劃就已經用掉了幾年。由於國家諮詢過程包括了所有利益攸關方,許多國家花了三四年時間制定戰略,之後才開始實施。所以,再一次的,我們很高興看到這次主要機構能夠立即行動起來。
  我們的工作還在繼續,要繼續推動我們的使命,當然了,我們還是需要來自各方的繼續支援。我們很高興英國政府宣佈了要加大支援,我們也聽到馬克龍總統宣佈,30%的氣候基金將用於支援生物多樣性,英國王儲查爾斯也表示了支援。這些都是本次締約方大會取得的成就,甚至在大會開始之前,我們就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大會開始前兩三周,我們就知道有9家慈善機構宣佈將在未來10年捐資50億美元,支援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落實。所以,事實上,我們真的取得了很多成果。歐盟也宣佈説他們將追加生物多樣性基金,從50億歐元到60億歐元。我們看到很多金融機構都聯合起來。這些金融機構聯合起來,總資産超過12萬億美元,它們宣佈將採取行動,推動保護和回復生物多樣性。
  所以,再次説明,這樣的承諾就是我們這次締約方大會的成果。很多部長也發言表態,在國家層面上,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減緩生物多樣性喪失。我們聽到了很多這樣的承諾,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做出類似的承諾。我們見證了《昆明宣言》,給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注入了強大的政治推動力。所以,簡而言之,我認為我們取得的成果超過預期,我們非常高興,也希望第二階段締約方會議能夠有更多的進展。
  當然了,大家説了很多,這都是我們的遠景。我們也把很多落實到了紙面上。《昆明宣言》就是一份重要的文件。所以,我們希望看到落實在紙面上的內容能夠轉化成行動,落到實地,因為這才是我們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所必需的。腳踏實地的行動,這才是我們推動恢復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所需要的。我相信,部長們,包括我自己,都提到了,必須立即開始行動。我們不需要等到框架通過。這也是我們從部長們介紹各國最佳案例中所學到的,不需等待,持續行動。所以,今天我們就可以行動起來了,不需要等到框架通過。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我的問題想提給黃部長,作為新任COP15大會的主席,您對於下一步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方面有什麼樣的打算?謝謝。
  黃潤秋:我相信你提這個問題,也是想表達對我的支援。在開幕會上,我從埃及大使手中接過了象徵COP15主席的木槌,正式成為COP15的主席。這對我個人來説,是榮幸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經過多年努力,國際社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大多數締約方都積極地制訂本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和行動目標,在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進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但令人擔憂的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並沒有根本扭轉,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壓力仍然在加劇。科學家給了我們很多的數據,也有很多的論文在闡述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所以,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像剛才伊麗莎白·穆雷瑪女士談到的,從現在開始就要採取果斷的行動,遏制和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守護好我們地球家園。這是我作為COP15主席努力的方向。
  我將在公約秘書處和締約方大會主席團的支援和幫助下,從五個方面開展我的工作、履行我的職責、作出我的貢獻。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的臺階。正如前面所談到的,在這次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部分締約方國家的領導人、聯合國秘書長,線上上發表了視頻講話,充分顯示了各方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的最高政治推動力和最大政治決心。作為大會主席,就像剛才伊麗莎白·穆雷瑪女士談到的,我們要把這些雄心和意願轉化成我們的行動。我將堅持公正、透明、締約方驅動的原則,繼續保持併發揮本次大會所凝聚起的強大政治雄心,推動各締約方深度對話、凝聚共識,加強合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注入新動力。
  二是積極籌備,確保第二階段會議圓滿成功召開。COP15第一階段會議今天閉幕了,第二階段會議明年上半年將在雲南昆明以線下的方式召開,我們會再次聚首。作為大會主席,我將全力推動第二階段大會的籌備工作,監督和指導秘書處、附屬機構和相關工作組,推進第二次會議各項議題開展卓越成效的討論,積極回應各方的關切,爭取最大的共識或者是共識的最大化,保證會議的平穩、順利進行,為各項會議成果的圓滿達成作出我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推動舉辦一屆圓滿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COP大會。
  三是推動達成框架,助力形成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戰略。作為大會主席,我將致力於凝聚各締約方、國際組織和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合力,推動各方求同化異、增進共識、相向而行,積極尋求建設性方案,努力推動達成兼具雄心和務實的“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明確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和指標,努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轉型性變革,儘快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加速喪失的趨勢。
  四是協調好各方立場,維護好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多邊體系。作為大會主席,我將秉持公正、中立、務實、合作、開放的態度,持續支援生物多樣性多邊治理體系,兼顧原則性和靈活性,在談判的所有締約方中充當促進者的角色,與各方一起攜手並進,致力於協調、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構建公正、合理、各盡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體系。
  我的工作還要提振全球的信心,攜手各方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作為大會主席,我將以更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秉持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推動各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應對生物多樣性加速喪失給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的挑戰,提升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和恢復力,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助力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與環境協同共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發揮更大的作用、貢獻更多的力量。謝謝。
  主持人:謝謝大家所提的問題,謝謝詳細的回應。接下來提交線上媒體的提問,是通過網際網路所提的問題。
  共同社記者:第一階段會議之後,要實現2030年目標,目前最急迫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各方達成最後一致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換句話説,要在第二階段取得好的成果,還需要各方做出哪些努力?
  伊麗莎白·穆雷瑪:謝謝您的提問。
  我想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生物多樣性是聲明的基礎。既然是基礎,我們就不能拆開或分解生物多樣性問題。所以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包括正在商議中的框架本身。我們必須將框架作為一個整體來通過,因為每一項目標和其他目標都是關聯的。我們從此前的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中,也就是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中,學習到了經驗,我們希望我們現在正在構建的框架能夠納入所有的利益攸關方。此前的計劃中,我們原本期待政府做主要的執行和承擔責任,其實這些責任和執行不僅僅是跨國家跨地區的,也是跨社會跨行業的,各行各業都需要回應。這是我們在此次框架談判和討論中的重點。所以我們要動員所有的利益攸關方,包括青年、土著居民、當地社區、企業、金融機構、婦女等等。我們從此前的經歷中還學到了一個經驗,那就是動員所有利益攸關方的同時,也要承認,生物多樣性不僅僅是政府中環境部門的職責,它是整個政府的職責,需要各方的努力。
  因此,我們希望框架和談判是各方參與的産物。我們需要考慮到政府的各個方面,社會的各個方面。換句話説,要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落實到行動,我們需要規劃、需要財政部門、漁業部門、農業部門、林業部門等所有的部門參與。我們需要非政府組織,需要銀行,需要企業公司、保險業、養老金等,各個部門都需要參與進來。
  在這些討論中,我們負責引領全球框架制定的聯合主席也在努力動員和納入各利益攸關方。如果我們現在看正在討論中的框架草案,實際上所有的利益攸關方都能夠在草案中看到和自己相關的部分,這也就意味著,當框架通過後,他們都會有相關的工作要做,也就是執行也要依靠各方參與。所以,只有通過社會各方和政府各方的努力,框架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所以你問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我想最大的困難就是我們納入和動員所有利益攸關方的能力。只有所有利益攸關方都參與進來,他們才能為框架的執行做出貢獻。
  另外一個方面,也是發展中國家所關注的,他們面臨的困難是這個框架將如何被執行。特別是當我們説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全世界的共同目標,但是當落實到執行層面,執行責任對每個國家來説或許是有區別的。應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預見到落實框架會遇到一些執行方式上的困難。執行方式是什麼呢?執行方式需要結合資源調動戰略,我們很高興看到第一階段會議已經為框架籌集了很多資源。除了資源調動戰略,還要與能力建設、技術轉移等行動計劃相結合。
  我們還會有一個性別行動計劃,關於性別公平性別平等。所以當框架通過的同時,我們也會通過一個框架執行計劃。相關的議定書也需要他們自己的能力建設行動計劃。所以為更好地執行框架和兩個議定書,我們還將會有一個問責框架。這也是我們從愛知目標裏學到的另外一個經驗。為了能夠在執行的過程中評估進度,我們將建立一個監測評估問責框架,這樣我們就能夠在推進工作的同時評估進度,評估我們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和要點是否實現,或是要隨時根據情況做出調整,而不是等到最後。
  所以,再一次強調,我們在制定框架的時候要動員政府各方、社會各方,而不是像最初那樣閉門造車,這也是我們從過去學習到的經驗教訓。謝謝。
  主持人:非常感謝執行秘書。
  法新社記者:請問部長閣下。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但有批評指出,由於採礦、修路和種植橡膠等經濟作物,大多數保護區都已經碎片化。中國正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提升這些自然保護區的品質,並減少碎片化?
  黃潤秋:感謝法新社記者的提問。
  首先我想澄清一下中國的保護區確實存在破碎化的現象,但是不存在大部分保護區都已經破碎化的問題。中國圍繞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法律制度體系,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人類活動是受到嚴格禁止的。包括採礦、水電開發、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的種植,這些在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都是不允許的。即使在實驗區,上面這些活動也受到了嚴格的管控,儘量避讓。如果確實無法避讓,要求進行科學的評估,採取有效的措施,比如修建相關野生動物通道、生態廊道,避免保護地的破壞和保護區的破碎化。
  我們也發現一些保護區存在破碎化的問題,造成這個問題的因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違法違規的開發建設活動。二是在保護區建立之初,由於科學論證不夠,或者是受到一些行政區劃的影響,有可能出現保護區的破碎化。針對這樣的破碎化問題,我們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改進,確保有效提升保護區的品質。
  首先,制修訂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嚴管理和保護措施。正在研究制定《國家公園法》、《自然保護地法》,推動修訂《自然保護區條例》等行政法規,將進一步加強分區管控措施,建設“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網路,定期開展保護成效評估,確保公眾參與和資訊公開,為全面、系統的管理和保護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嚴格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的行為。在保護地內採礦等違法開發建設活動,正是我們依法查處的重點。比如説2017年以來,我們連續五年針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生態破壞等行為開展了強化監督,也就是專項執法行動,將保護地內的採礦採砂、工礦企業、核心區緩衝區的水電設施作為重點執法的對象,也指導督促地方整改,開展生態環境整治修復。截至2020年年底,生態破壞影響較大的重點問題整改完成率達到了92%。通過專項行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新增的人類活動問題總數和面積,最近這五年是在持續下降的。
  中國還建立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這項制度是很有力度,而且效果也是很好的。我們發現並查處了一批違法侵佔自然保護區、礦山無序開發、損壞濕地、圍湖佔湖等行為,推動了保護地破碎化問題進一步的解決。
  第三,我們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通過整合各類有交叉重疊的自然保護地、歸併和優化相鄰的自然保護地等方式,加強保護地的管理。特別是對被分割、破碎化的保護地,孤島化的保護地,通過這些措施加強連通性,形成比較完整的保護地體系。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劃定過程中,都通過這樣的一些優化調整措施,加強保護地的整體性,減少破碎化。
  第四,開展一系列重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這些修復工程的實施逐步增加了保護區間的連通性,野生動植物的生境在持續改善,大熊貓、東北虎豹等的棲息地和活動範圍在不斷擴大。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主持人:部長閣下,感謝您對這個問題全面完整的回答。下一個問題是給執行秘書的。
  路透社記者:許多與會代表在開了數月的線上會議之後,這次終於能夠線上下相互見面。目前,達成全球協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伊麗莎白·穆雷瑪:的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我們學會了線上組織會議和活動,因為我們必須要面對疫情。但是,當我們各方代表要協商的時候,我們需要看到每一個標點符號,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這是協商的本質,當我們要在文本中就某一個段落進行協商,我們沒法像開會一樣很正式地坐在一起,參與過協商的代表都知道,大部分的協商過程都發生在非正式的背景下。我們就坐的會場安排,就像今天的發佈會一樣,通常有咖啡和茶的供應,有走廊過道。等到我們進入正式的會場裏,其實我們大部分的不同意見和要做的讓步已經溝通好了。這也是我們各個締約方希望能夠繼續採取的下一步的工作方式。然而,各個締約方也同意,就2020後框架的協商,我們還是可以線上討論草案以及公約和議定書的程式。線上會議的優勢是,我們能夠有更多的代表團、更多的國家和代表參會。
  我可以舉個例子,比如説我們現在組會,我們正在準備日內瓦的會議,我們將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支援土著居民、當地社區、政府代表參會。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支援1-2位代表,有時候每個國家我們會支援3位代表參會。但如果是線上會議,參加國和參加代表的人數就不重要了,不像線下會議,就限制1位代表參會,那參加的這個人我們還想當然地認為他是各方面的專家。當我們討論框架的時候,我們需要漁業的專家、農業專家、食品供應鏈專家等等,需要各種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因此,線下會議也有它的限制。當我們線上開會的時候,所有這些專家都可以參會併為討論做出貢獻,我們已經證實了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比如説在我們舉辦過的會議中,我們的附屬機構舉辦了非正式的線上會。有超過1000名甚至2000名的代表參加了討論,之後才有了附屬機構的正式會議,然後我們才有了今天的框架草案。這是我們所有線上協商的成果,但是落到最後,各方和談判代表還是希望見到彼此。我們需要見面,這樣才能在談判的時候看到彼此的面部表情,這是線上無法實現的。這也是我們明年1月會議的重點,在明年1月之前我們還會舉辦多次線上會議,但1月的會議是一個機會,讓我們能更好地了解彼此,通過協商溝通分歧,這是線上做不到的。讓我們想像一下如果締約方會議在去年5月召開,那麼所有的線下的協商都不可能發生,就框架達成一致和共識會非常困難。我們不可能像今天一樣有時間去討論框架下的各種不同問題。所以疫情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能夠協商達成共識。當然疫情是很不幸的,很多人失去了生命,經濟受到了重創,家庭遭受了損失。但是我們在這段時間裏進行了互動、討論、理解對方的出發點,為面對面談判做好了準備,我們希望,既然我們現在已經更好地理解了彼此,那麼下一次面對面的會談和談判能夠更加容易,當然也有可能會更加困難。所以,時間會給我們答案。但基本上線上會議的情況就是這樣,它有自己的優勢,讓更多的專家和更多的代表參與,有更多的時間討論各種困難的問題。如果締約方大會在去年舉辦的話,我們就不會有這樣的機會。謝謝。
  主持人:非常感謝執行秘書,我們還有一個問題。
  CGTN記者:全球未能在2020年實現愛知生物多樣性的大部分目標。《生物多樣性公約》是否制定了任何政策或建議,比如,使其具有法律約束力,以確保各國政府在2030年之前達到目標?
  伊麗莎白·穆雷瑪:很不幸,我是一名律師。在法律層面上談論一個有法律效力的條約和沒有法律效力的條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律師們現在已經達成共識,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我們不需要一個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去影響各國,執行國際合作。比如説“可持續發展目標”,它們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對於全世界來説,我們都在做出行動,努力讓每個國家都實現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所以我們看聯大的決議,以及此前生物多樣性公約和相關議定書大會的決議。每兩年,我們就要召開大會,做出決議,隨後各方會在下一個締約方大會上彙報有關上次決議的執行進展。正是這樣的彙報機制,讓我們能夠在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中評估愛知目標的全球執行情況。即便,這並不受法律的約束。因此,我認為對於生物多樣性來説這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幸運的。我們看到了生物多樣性喪失給地球帶來的影響,每個人都看得到。我不認為各國在等著被法律約束,制定相關的法律可能要花十年,去商榷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我們看到了《昆明宣言》的通過和發佈,許多國家都為其背書,表達了它們的政治意願,也通過此行動表示對2020後框架的支援。我再次強調,各國都是自發同意。所以,我們也許有一些有法律約束的條約,但卻沒有執行,也不會在未來被執行。的確,今天我們在環境領域有超過700多個多邊條約,事實上,具體的條約數也許我們都不能確定。事實上,大部分的條約都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和執行,哪怕它們是有法律約束力的。但我們也看到了,我們所謂的一些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在執行上確卓有成效。安理會決議、聯大決議、還有我們自己的締約方大會決議,以及我們的目標、全球目標,例如可持續發展目標。只要各國認識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共同討論的問題的重要性,我們目標的重要性,那麼各國就會做出相關的承諾,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不需要一個耗時多年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海洋法》花了十年,我不認為生物多樣性要再等十年去協商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謝謝。
  主持人:非常感謝執行秘書。最後一個問題是給部長閣下的。
  德國媒體Riffreporter:中國是否會支援“3030目標”寫進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黃潤秋:感謝德國記者朋友的提問。我本人非常認同,保護地和其他有效的區域保護養護措施,是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
  我們注意到在“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磋商過程中,以高雄心聯盟為代表的許多國家提出了到2030年保護全球30%的陸地和30%的海洋目標。目前全球只有15%的陸地和7%的海洋得到了保護,還沒有完成“愛知目標”。所以“3030”這一高雄心目標的提出,體現了人們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的迫切願望和宏偉目標。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還有一些國家提出,確定保護地的目標,考慮數量是重要的,但是也要考慮保護地的品質。一個高雄心的目標,必須要有支援目標實現所需的資金、資源和制度保障,也離不開有效的管理以及地方社區和公眾的廣泛參與,做到兼顧雄心又務實。
  作為COP15的東道國,中國將努力推動各締約方擴大共識、相向而行,達成兼具雄心與務實的保護地目標,服務於框架2030年長期目標以及2050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我就做這些回答,謝謝。
  主持人:感謝部長閣下,感謝您熱情和詳細的回答。
  那麼這就是我們今天發佈會時間範圍內能接受的所有提問,因此,我在此代表現場媒體和全球的線上媒體,感謝部長閣下和執行秘書。我們的新聞發佈會就此結束,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會議也就此結束。就像我們説到的,1月份在日內瓦我們將繼續討論和協商,祝大家度過美好的一天。
  新聞發佈會就此結束,謝謝大家。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