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直播訪談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答記者問

2023-01-13

2023-01-13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近日,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生態環境部令第28號,以下簡稱《清單》),將於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清單》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問《清單》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環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徵,對生態環境或者人體健康存在較大風險,但尚未納入管理或者現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我國是化學物質生産使用大國,加強新污染物管控工作,是深化環境污染防治,保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的必然要求,對於防範環境與健康風險意義重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新污染物治理作出重要指示。黨的二十大在部署“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時,明確提出“開展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任務。《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把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顯增強作為“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予以部署,並明確提出要強化源頭準入,動態發佈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對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進行全面部署,進一步明確要求2022年發佈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
  生態環境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共同制定了《清單》。《清單》以有效防範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為核心,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遵循全生命週期環境風險管理理念,科學篩查評估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精準識別需要重點管控的新污染物,依法實施分類治理、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推動形成貫穿全過程、涵蓋各類別、採取多舉措的治理體系,為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供新的目標靶向,有效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水準。
  發佈《清單》,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進一步明確了目前新污染物治理“治什麼、怎麼治”,是全面落實《行動方案》的主要抓手,防控突出的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切實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問:請簡要介紹一下《清單》的主要內容。
  答:《清單》由正文和附表組成。
  正文包括六個部分:一是編制依據。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及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行動方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二是編制原則。按照《行動方案》有關要求,根據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環境風險,結合監管實際,經過技術可行性和經濟社會影響評估後,確定列入《清單》的新污染物。三是管控要求。按照《意見》有關要求,對列入《清單》的新污染物,應當採取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四是部門職責。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各級生態環境、工業和資訊化、農業農村、商務、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以及海關,應當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加強對新污染物的管控、治理。五是動態調整。按照《意見》有關要求,動態發佈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六是生效日期。按照《規章制定程式條例》的相關規定,《清單》的生效日期為2023年3月1日。
  附表中包括四類14種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名稱、對應的化學文摘社登記號(CAS號)及其主要環境風險管控措施。
  問:《清單》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答:《清單》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與保護;堅持系統觀念,以有效防範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為核心,遵循全生命週期環境風險管理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在《清單》編制過程中,一是重點關注環境和健康危害大且在我國環境風險已經顯現的、群眾反映強烈的,以及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國際環境公約管控的新污染物,精準識別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二是深入分析每個新污染物全生命週期可能産生環境風險的主要環節,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分類治理,科學制定“一品一策”的全生命週期環境風險管控措施,並強化對環境風險管控措施的社會經濟影響評估;三是在《清單》有關措施的落實方面,明確各有關部門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對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實施監督管理,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問:《清單》規定了哪些主要環境風險管控措施?
  答:《清單》主要包括四類14種類新污染物:
  編號1—9是《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明確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具有環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等特徵,一旦進入環境不易降解,即使是極低濃度也可能造成較大的環境風險。綜合考慮履約要求,對這類新污染物主要採取以源頭禁止或者限制為主的環境風險管控措施,並經綜合評估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基本情況,分析對生産企業及其下游産業鏈的影響,對部分現有使用用途的禁止或者限制措施保留了過渡期,給企業完全替代和管理部門提升監管能力留出時間。
  編號10—11是已列入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或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需實施重點管控的新污染物。這兩類新污染物在我國産量和用量均較大,用途廣泛。儘管相關管理部門已採取了一些用途和排放管控措施,但環境風險依然存在,主要聚焦在生産使用企業的點源排放,以及相關産品在消費過程的環境排放引發的環境風險。針對主要環境風險點,採取包括用途限制、産品中含量限制、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環境風險預警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涵蓋主要環境風險環節,突出全生命週期環境風險防控。
  編號12是近期社會高度關注的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壬基酚。在我國,壬基酚主要用於生産表面活性劑——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少部分用作農藥助劑等。主要環境風險聚焦在生産使用企業的點源排放,以及相關産品在使用過程的環境排放引發的環境風險。結合我國現行管理規定,採取三項管控措施:一是禁止使用壬基酚作為助劑生産農藥産品;二是禁止使用壬基酚生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三是禁止將壬基酚用作化粧品組分。
  編號13是國內外高關注的抗生素類物質。抗生素的環境危害主要表現在産生的耐藥基因通過環境在菌群間轉移所引發的細菌耐藥問題。主要環境風險聚焦在過量和不規範使用導致的環境排放。採取三項主要環境風險管控措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抗菌藥物銷售使用的相關管理規定,減少過量和不規範使用産生的環境排放;二是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危廢鑒別標準,對抗生素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抗生素菌渣實施環境管理;三是嚴格落實《發酵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相關排放管控要求。
  編號14是我國已淘汰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採取的主要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是繼續嚴格落實現行的源頭禁止、固廢環境管理和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要求。
  問:如何有效推進《清單》的實施?
  答:生態環境部將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紮實推動《清單》落地見效。一是做好宣傳解讀,讓管理部門掌握好管理要求,讓企業充分了解合規要求,有效發揮社會監督作用;二是加強部門間工作協同,共同推進《清單》的各項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有效落實落地落細;三是研究將《清單》落實情況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考核,壓實地方責任。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