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地方做法 | “逐口質控+監測監管+調研幫扶” 山東省高品質推動入海排污口整治

2022-10-06

2022-10-06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為指導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生態環境部組織梳理了地方典型做法,供各地學習借鑒。今天推出入海排污口監管第3篇《“逐口質控+監測監管+調研幫扶” 山東省高品質推動入海排污口整治》。
  碧海銀灘,守護深藍。近年來,山東省以入海排污口整治為抓手,強化海洋生態環境綜合監管,加快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整治進度快了,但效果如何”成為山東省推動入海排污口整治過程中最擔心的問題。為防止沿海各市因盲目追求進度而影響整治品質,山東省未雨綢繆、積極創新,採取“線上線下”逐口質控、謀劃監測監管項目和對代表性排污口進行調研幫扶相結合的方式,高品質推動入海排污口整治。
  一、開展“線上線下”雙質控,確保逐口整治到位
  山東省採取“紅旗蝸牛榜”每月調度通報的方式,督促沿海各市加快入海排污口整治進度,至2021年11月底即已整治入海排污口15439個,完成率達73.8%。為避免出現重進度輕品質盲目趕工問題,2021年12月9日,山東省在第六期工作簡報中部署開展“線上線下”逐口質控工作,調整“紅旗蝸牛榜”評定規則,不再看整治進度情況,而是看整治銷號審查通過率,引導各市把工作重心轉到質控工作上來。線上,省級安排專人嚴格審核銷號材料,確保填報的整治措施符合邏輯、符合要求;線下,要求各市組織對已整治完成的入海排污口全部徒步到達現場核查一遍,確保整治情況與申請銷號填報情況一致。至2022年7月底,山東省已整治入海排污口18997個,佔全部入海排污口(20914個)的90.8%,沿海各市通過逐口現場核查發現不符合整治要求的入海排污口234個並督促重新整治,省級審查發現銷號資料填報品質不高的入海排污口325個並退回修改,實現了整治進度和整治品質雙贏。
 
圖1 逐口現場質控核查照片
  二、謀劃監測監管項目,推動提升規範化監管水準
  山東省科學利用省級海洋環境品質生態補償資金,指導沿海各市謀劃入海排污口監測監管項目,納入山東省生態環境污染防治資金項目庫。東營市預算約170萬元的資金項目,對全市850個入海排污口開展一年4次的監管監測,監測指標包括COD、氨氮、總氮、總磷、鹽度(氯化物)、pH等6個指標,海水養殖尾水排口增加懸浮物、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等監測指標。濰坊市預算約146萬元的資金項目,計劃對全市921個入海排污口開展2次現場勘查和2次現場監測。煙臺招遠市擬投入19萬元聘用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轄區內60個海水養殖排污口(每半年一次)和7個入海溝渠(每季一次)開展監督性監測。山東省通過推動實施監測監管項目,切實提升了入海排污口規範化監管水準。
  三、組織省級調研幫扶行動,指導提升整治品質
  實際整治過程中,各地重視程度、工作水準、眼界視野不一,以致標誌牌設置品質、排污口整治效果等參差不齊。為指導幫助沿海各地高標準、嚴要求開展入海排污整治工作,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連續兩年組織開展省級調研幫扶行動,挑選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類型排污口,逐口現場調研,指導幫助沿海各地有效解決標誌牌設置品質不高、二維碼資訊不全、整治不夠到位等多個問題。2023年,山東省還將組織開展入海排污口第三方核查評估,對全部工業企業排口、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口、城鎮生活污水排口,10%的雨洪排口、農業農村生産生活污水排口、畜禽養殖排污口、種植業排口、溝渠、河港和5%的水産養殖尾水排口進行現場核查。
 
圖2 山東省工作組開展入海排污口整治現場調研幫扶
  下一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將繼續按照“一口一策”的原則,紮實推進各類入海排污口整治和核查質控,逐步規範入海排污口備案、監測、監管等各項工作,加快建設“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洋。
  供稿 |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