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大事記(2019年12月)

發佈時間:2020-01-20 字體:[ ]
  12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佈《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應用管理規定》。
  12月3日,生態環境部組織水環境達標滯後地區開展環境形勢會商。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出席並總結講話。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諮詢委員會會議暨年度專題夥伴關係協調會、“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9年圓桌會在深圳召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聯盟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合會秘書長趙英民出席。
  12月4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本底判定技術規定(暫行)》。
  12月5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31次雙週協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是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完善制度與增加投入並舉,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堅持從實際出發、在探索中前進,形成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副部長趙英民參加座談會。
  生態環境部召開部黨組中心組集中(擴大)學習會。此次集中學習是生態環境部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生態環境系統提高依法行政水準的實際行動。司法部法治調研局副局長田昕應邀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專題輔導報告。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強調,部機關各部門、各部屬單位要高度重視、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的決策部署,將依法行政作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理念,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工作,確保各項工作于法有據。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改廢釋並舉,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規範執法自由裁量權。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大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制裁和懲處力度。
  中歐核安全合作項目二期總結會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歐盟駐華代表團公使兼副團長何雲騰、法國核安全局副局長龍尚出席會議並致辭。
  12月6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部紀檢監察組組長、部黨組成員吳海英通報了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正在接受紀檢監察機關審查調查的有關情況。參加會議的部黨組成員和部領導一一作了表態發言,大家一致表示,堅決擁護紀檢監察機關對萬本太立案審查調查的決定,堅決以萬本太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為鏡鑒,深刻汲取教訓,舉一反三,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強黨性鍛鍊,永葆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
  生態環境部批准《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 25.1-2019)、《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 25.2-2019)、《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2019)、《建設用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 25.4-2019)、《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術語》(HJ 682-2019)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佈,自發佈之日起實施。《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 25.1-2014)、《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 25.2-2014)、《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HJ 25.3-2014)、《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 25.4-2014)和《污染場地術語》(HJ 682-2014)同時廢止。
  12月9日,“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主題邊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里大會“中國角”舉行。
  12月10日至11日,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高級別會議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中國代表團團長趙英民出席會議並代表中國發言。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分別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大會主席、智利環境部長卡羅琳娜•施密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帕特裏夏•埃斯皮諾薩,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和歐洲議會代表團團長巴斯•艾克浩特,就本次大會成果、重點議題進展情況和提高氣候行動力度等問題交換意見。
  12月10日至13日,全國生態環境信訪工作培訓班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辦。
  12月11日,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在“中國角”舉辦。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智利總統高級顧問安德烈斯•蘭德雷切,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副秘書長劉振民,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聯合國秘書長南南合作特使、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主任豪爾赫•切迪克出席論壇並致辭。
  12月12日,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公佈第三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
  12月13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主持召開部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我是環境守法者”首批承諾發佈活動在杭州舉行,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出席活動。
  生態環境部印發《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 130-2019),自2020年3月1日起實施。自實施之日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130-2014)廢止。
  12月13至14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赴河北省承德市圍場、隆化兩縣開展定點扶貧慰問調研並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實施生態環保扶貧措施,協同打贏打好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攻堅戰。
  12月15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赴陜西調研渭河治理、秦嶺生態保護修復工作並看望慰問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工作人員。
  12月16日,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在西安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學習貫徹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總結部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協作小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出席並講話。
  生態環境部批准《環境標誌産品技術要求 吸油煙機》《環境標誌産品技術要求 化粧品》《環境標誌産品技術要求 吸收性衛生用品》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佈,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
  12月17日,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及修復效果評估報告評審指南》。
  12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暨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實現“大監測”,確保“真準全”,支撐“大保護”,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和監測能力現代化,推動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邁上新臺階。
  12月18日,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併為參會委員頒發聘書。
  第一屆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交流大會在北京舉行,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劉華出席並講話。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出席並致辭。
  12月19日,生態環境部與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簽署備忘錄,進一步深化生態保護監管領域合作。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出席備忘錄簽署儀式並講話。
  12月20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此次發射還搭載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8顆衛星。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劉華與來訪見證發射的埃塞創新與技術部部長格塔洪•梅庫裏亞在發射現場出席慶祝儀式並分別致辭。
  12月22日至24日,全國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12月23日,生態環境部專題舉辦環評與排污許可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座談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組長、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吳海英出席會議並講話。
  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現場會在湖北武漢舉行。
  12月24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四川成都調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空氣品質監測預報工作。他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環境部在北京召開第十次紀檢幹部業務交流會,傳達黨中央和中紀委有關文件,學習中紀委領導講話,傳達部署開展整治紀檢監察信訪舉報處理工作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以及專兼職紀檢幹部落實黨內監督職責年度報告工作,交流通報了日常監督中發現的選人用人有關問題、查處的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開展家風故事徵文活動情況。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組長、部黨組成員吳海英出席會議並講話。
  12月25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主持召開部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生態環境部批准《污水監測技術規範》(HJ 91.1-2019)、《水污染源線上監測系統(CODCr、NH3-N等)安裝技術規範》(HJ 353-2019)、《水污染源線上監測系統(CODCr、NH3-N等)驗收技術規範》(HJ 354-2019)、《水污染源線上監測系統(CODCr、NH3-N等)運作技術規範》(HJ 355-2019)、《水污染源線上監測系統(CODCr、NH3-N等)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範》(HJ 356-2019)、《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線上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377-2019)、《氨氮水質線上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2019)、《六價鉻水質自動線上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609-2019)、《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5-2019)、《水質 苯係物的測定 頂空/氣相色譜法》(HJ 1067-2019)、《土壤 粒度的測定 吸液管法和比重計法》(HJ 1068-2019)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佈,自2020年3月24日起實施。
  12月26日,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李幹傑部長專門對會議作出批示,趙英民副部長出席會議並講話。
  12月27日,中國共産黨生態環境部機關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孟祥鋒出席大會並講話。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機關黨委書記翟青代表本屆機關黨委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12月30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佈《中國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名錄》(2020年),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關於發佈〈中國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名錄〉(2018年)的公告》(環境保護部、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公告2017年第74號)同時廢止。
  12月31日,生態環境部批准《水質 急性毒性的測定 斑馬魚卵法》(HJ1069-2019)、《水質 15種氯代除草劑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1070-2019)、《水質 草甘膦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HJ1071-2019)、《水質 吡啶的測定 頂空/氣相色譜法》(HJ1072-2019)、《水質 萘酚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HJ1073-2019)、《水質 三丁基錫等4種有機錫化合物的測定 液相色譜-電感耦合電漿體質譜法》(HJ1074-2019)、《水質 濁度的測定 濁度計法》(HJ1075-2019)、《環境空氣 氨、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HJ1076-2019)、《固定污染源廢氣 油煙和油霧的測定 紅外分光光度法》(HJ1077-2019)、《固定污染源廢氣 甲硫醇等8種含硫有機化合物的測定 氣袋採樣-預濃縮/氣相色譜-質譜法》(HJ1078-2019)、《固定污染源廢氣 氯苯類化合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1079-2019)、《固定污染源廢氣 氟化氫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HJ688-2019)、《土壤和沉積物 鉈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1080-2019)、《土壤和沉積物 鈷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1081-2019)、《土壤和沉積物 六價鉻的測定 鹼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1082-2019)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佈,自2020年6月30日起實施。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