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直播訪談

推動美麗中國目標一步步變為現實——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答記者問

2024-01-12

2024-01-12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1月11日發佈。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提出了哪些重點任務?記者就此採訪了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

  問: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答: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品質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資源壓力較大、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的國情沒有改變,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內生動力不足,生態環境品質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污染物和碳排放總量仍居高位,部分區域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美麗中國建設任務依然艱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需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意見提出到2027年和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的主要目標、重大任務和重大改革舉措,這對於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築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態根基具有重大意義。
  問:意見提出的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是什麼?
  答:在主要目標方面,錨定三個時間節點目標要求:到2027年,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國家生態安全有效保障,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實踐樣板,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顯著提升,國家生態安全更加穩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展望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點領域實現深度脫碳,生態環境健康優美,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美麗中國全面建成。
  同時,意見圍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等領域內容,本著可行可達的原則,分別提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目標要求。
  問:意見提出了哪些重點任務?
  答:意見提出了以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完善全域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二是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以細顆粒物控制為主線,大力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持續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建設美麗河湖、美麗海灣。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強化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三是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制度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四是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健全國家生態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應對管理體系。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大力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
  五是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範樣板。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推進以綠色低碳、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為導向的美麗城市建設。統籌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六是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持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
  七是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強化激勵政策,加強財稅、金融、價格等支援。加強科技支撐,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加快實施減污降碳協同、生態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
  問:意見提出了哪些激勵性政策舉措?
  答:意見從不同角度提出所有激勵性政策舉措,調動各方面共建共用美麗中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改革創新方面。推行重點行業企業污水治理與排放水準績效分級。加快構建環保信用監管體系。完善以農業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經濟激勵政策,支援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整縣推進畜禽糞污收集處理利用。
  市場機制方面。把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等納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總盤子。綜合考慮企業能耗、環保績效水準,完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
  公眾參與方面。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參與機制。鼓勵園區、企業、社區、學校等基層單位開展綠色、清潔、零碳引領行動。
  科技支撐方面。創新生態環境科技體制機制,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生態環境領域大科學裝置和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學觀測研究站等創新平臺。
  問:如何抓好意見的組織實施?
  答: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美麗中國建設的全面領導,完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制定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規定,建立覆蓋全面、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
  二是壓實工作責任。制定分領域行動方案,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加快形成美麗中國建設實施體系和推進落實機制,推動任務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加強統籌協調、調度評估和監督管理。
  三是強化宣傳推廣。推進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幹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通過多種形式加強生態文明宣傳,發佈美麗中國建設白皮書。
  四是開展成效考核。適時將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過渡到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