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直播訪談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關於深入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工作方案》答記者問

2024-05-30

2024-05-30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近日,生態環境部、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婦聯等九部門聯合編制了《關於深入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工作方案》(環宣教〔2024〕28號,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工作方案》出臺的背景目的、總體要求、主要內容、工作要求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問出臺《工作方案》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
  答:2018年,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五部門印發了《關於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的通知》,正式推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品牌。全國各地積極響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得到廣泛傳播,公民生態文明意識顯著提升,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首先,出臺《工作方案》是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的重要舉措。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持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廣泛動員園區、企業、社區、學校、家庭和個人積極行動起來,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代表著“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得到了黨中央的認可,成為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和認同度的響亮品牌。
  其次,出臺《工作方案》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品質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新時代新征程上,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更加迫切地需要全體公民的廣泛支援和參與。2024年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正式發佈,將“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作為一項重點任務,提出“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持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
  再次,出臺《工作方案》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現實需要。2021年,生態環境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六部門印發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部署了六個方面主要任務和十個專項行動。目前,《行動計劃》已過中期,在此節點出臺《工作方案》,在系列活動的設計中融入“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工作和要求,並進一步優化、細化相關內容,有助於加速助推《行動計劃》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問:請問《工作方案》的總體要求是什麼?
  答:《工作方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深入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廣泛動員園區、企業、社區、學校、家庭和個人積極行動起來,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
  《工作方案》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並廣泛踐行,生態文化體系不斷健全,多元參與行動體系基本建立,公民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
  問:請問《工作方案》中計劃開展哪些系列活動?
  答:《工作方案》圍繞“一個主旨”即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六類主體”即園區、企業、社區、學校、家庭、個人,設計了六項“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
  一是園區減污降碳宣傳教育活動。支援和引導園區管理機構針對園區內企業積極開展生態工業、節能減排、迴圈經濟、低碳環保等方面宣傳教育。同時加強園區宣傳平臺建設,引導更多社會公眾走進園區,廣泛傳播綠色、清潔、低碳理念。2025年底前,推薦一批生態文明宣教特色園區典型案例。
  二是企業生態環境保護開放活動。積極引導企業主動履行環境社會責任,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鼓勵和支援企業加強宣傳平臺建設。深化環保設施開放,推動企業向公眾提供更多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服務。2025年底前,推薦一批企業生態環境保護開放活動典型案例。
  三是社區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活動。鼓勵以黨員幹部為核心、社區居民為主體,組建志願服務隊伍,發揮基層陣地平臺作用和群團組織廣泛動員作用,圍繞社區居民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設計志願服務項目和活動。加強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培訓。每年組織社區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展示交流活動。
  四是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安排和共青團、少先隊團課隊課體系,持續指導推動各地學校開設美麗中國建設研學實踐活動。每年開展中小學生《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十條》假期實踐活動。支援高校和職業院校學生社團開展生態環保社會實踐和研究,每年對100個校園生態環境保護社團進行小額資助。
  五是家庭綠色生活方式倡導活動。深入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持續推進“美麗庭院”建設提檔升級,帶動農村家庭積極參與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垃圾分類等,助力建設美麗鄉村。依託各級婦女兒童之家、兒童活動中心等陣地廣泛開展垃圾分類、愛糧節糧等主題活動。
  六是個人低碳行為習慣養成活動。引導社會公眾積極踐行《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十條》。每年舉辦生態文化論壇。持續開展“大地文心”生態文學活動、“生態書香”全民閱讀活動、“青山書角”建設等。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參與機制。每年開展“尋找美麗中國低碳達人”活動。
  問: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將採取哪些措施保障《工作方案》的順利實施?
  答:為強化實施保障,《工作方案》提出四個方面工作要求。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積極推動市縣級黨委政府落實具體責任,各級生態環境、社會工作、文明辦、網信辦、教育、民政、文旅等相關部門和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明確工作責任,進一步強化部門協調聯動。
  二是加大支援力度。中央和地方財政為系列活動開展提供必要經費支援和政策保障,鼓勵和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支援,加強人才培養。
  三是強化宣傳推廣。通過舉辦活動,加強主題宣傳和典型宣傳,不斷提升品牌社會影響力。
  四是做好總結評估。完善成效評估機制,組織開展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總結典型經驗,推廣成熟模式,為社會各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榜樣示範和價值引領。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