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直播訪談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有關負責人就《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技術規範》(HJ 1405-2024)答記者問

2025-04-15

2025-04-15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前期,生態環境部發佈《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技術規範》(HJ 1405-2024)(以下簡稱《技術規範》)。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有關負責人就《技術規範》制訂的目的、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技術規範》出臺的意義是什麼?
  答:污染物監測是客觀評價排污單位排放狀況和治污水準,推動其依法排污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手段。規範設置污染物排放口監測點位是獲得真實準確全面的監測數據的前提。《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等均明確要求排污單位應當按照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規範化污染物排放口,為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生態環境部組織制訂了監測點位設置技術規範,統一和細化了相關技術要求,支撐排污單位依法履責,為生態環境部門依法監管提供依據。
  問:《技術規範》制訂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答:一是統一技術要求。目前,GB/T 16157、HJ/T 397、HJ 75等十余項標準中都有關於監測點位設置的要求,但對監測斷面位置、梯架設置等的要求不盡一致,給排污單位帶來困擾。二是完善技術內容。充分考慮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了監測梯架設置、視頻監控安裝、風險源警示監控、資訊標識牌等通用性要求,保證監測點位的可達性和監測人員的安全性。三是增加點位管理要求。規定監測點位日常運作維護的基本要求,明確了監測點位建設、管理、變更的全過程管理要求,為進一步加強污染源監測和環境監管執法提供有力支撐。
  問:《技術規範》主要對點位設置做了哪些規定?
  答:本標準重點對點位設置的三部分內容進行了規定,一是明確了廢氣及污水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中,監測斷面、監測孔、工作平臺、梯架等的具體技術要求;二是明確了點位資訊標誌牌的技術規格、資訊內容以及安全要求等內容;三是明確了排污單位對排放口監測點位進行管理的要求。
  問:如何保障《技術規範》落地實施?
  答:一是合理設置標準的過渡期。考慮到現有企業的監測點位規範性改造,通常在兩年一次的大修停産期間開展,本標準的實施時間為2027年1月1日,為現有企業設置兩年的過渡期,留出充足的改造時間。二是做好標準宣貫工作。面向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和排污單位加大宣貫培訓力度,通過多種方式做好標準解讀,及時解決標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三是加強技術指導。各地生態環境部門依照標準規定,對有改造需求的企業加強指導幫扶,推動企業規範設置監測點位,提升監測數據的代表性、真實性和準確性。
  問:排污企業在執行《技術規範》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新建企業應按照本標準設置監測點位,已有企業應在標準實施之日前,儘快完成監測點位升級改造。本標準比原來標準的規定更加完善,按照新標準設置監測點位或完成升級改造的企業,是滿足舊標準要求的,不會出現因新舊標準規定不一致而被處罰的情況。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GB 5468-91(3.4、3.5條款)、GB/T 16157-1996(4.2.1~4.2.3條款)、HJ 75-2017(7.1.1、7.1.2.1~7.1.2.4條款)、HJ 91.1-2019(5.1條款)、HJ 353-2019(5.1、5.2條款)、HJ/T 373-2007(4.4.3前三段、5.4.2條款)、HJ/T 397-2007(5.1、5.2.1條款)、HJ 836-2017(7.1條款)、HJ 916-2017(5.3.2、5.3.3條款)、HJ/T 92-2002(5條款)等標準規範在相應的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實施中停止執行,上述標準條款涉及固定污染源監測點位設置的內容按照本標準規定執行,不再執行上述標準的規定。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